兩岸要聞

兩岸觀策/日本當年「以絲換繩」大陸會用什麼與美換台?

中美近日發表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貿易會15日釋出消息指,「中國—美國經貿合作對接交流會」在美國華盛頓成功舉辦。(路透)
中美近日發表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貿易會15日釋出消息指,「中國—美國經貿合作對接交流會」在美國華盛頓成功舉辦。(路透)

川普向來毫不掩飾他對台灣存在價值的輕蔑,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他將台灣比喻為「桌上的筆尖」:台灣不過是筆尖,中國則是那張大桌子。季辛吉曾說過,「有效的談判不只是關於你要求什麼,更關乎你願意讓出什麼。」美中重新坐上談判桌、兩天就達成共識,當年日美經貿談判「以絲換繩」的歷史,會否在中美之間再度上演?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7/20前訂閱享優惠$880/13個月
抽韓星同款萬元行李箱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7/20前訂閱享優惠$880/13個月
抽韓星同款萬元行李箱

系列文章

大陸今年擴大紀念抗戰和台灣光復80周年,兩岸也為此陷入論戰。圖為2015年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中新社

兩岸觀策/國軍抗戰史實被消音 執政黨也推了一把

進入七月以後,大陸各地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氛圍漸濃,整片大地上的各個紀念館無不積極舉辦活動、更新展覽,準備迎接九月三日最高層級的紀念大會,而所有敘事突出的主軸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領導者。 可惜的是,中共官方在大肆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在諸多展覽、或者官方記者會上,往往以「中國軍隊」、「國民黨軍隊」一筆帶過國軍貢獻,相較於詳述新四軍、八路軍的各番號、各戰役細節,敘述上明顯「大小眼」,而推波助瀾的,還有台北的當權者。就在兩岸官方「通力合作」,數百萬國軍將士在戰場上的犧牲,形同被消音。

民進黨政府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也開啟兩岸新一論外交競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觀策/賴蕭分進合擊宣講 不如回歸憲法和兩岸條例

最近,賴清德總統和副總統蕭美琴都很忙。賴總統忙著「團結國家十講」,每講必有驚奇;蕭副則接連接受外媒訪問,拋出台灣是「獨立社會」(independent society)說法。賴蕭分進合擊,內外分工,但若執政黨真有心訴求團結台灣和穩定現狀,不如回歸憲法和兩岸條例。

民主化後歷任總統中,賴清德絕對是最積極備戰的一位。但賴政府上任這一年多只一個勁備戰而不思避戰,完全無意緩和兩岸關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觀策/賴清德強推兩岸脫鉤斷鏈 加速台海戰爭風險

民主國家間較不會發生戰爭是著名的國際關係理論之一,但這是否意味「民主」就能與「和平」畫上等號?這個問題美國就是最好的回答。二戰後對外發動戰爭或軍事行動次數最多的國家正是美國。 民主化後歷任總統中,賴清德絕對是最積極備戰的一位。但賴政府上任這一年多只一個勁備戰而不思避戰,完全無意緩和兩岸關係,當家者如此戰鼓頻催,或許我們與砲火的距離,並沒有很多人以為的那麼遙遠。

「館長」陳之漢日前訪陸後返台,他當時憤怒地表示「台灣是台灣人的,不民進黨的」。記者黃仲明/攝影

兩岸觀策/館長訪陸側翼轟 賴17條百日兩岸如何重定位?

「賴17條」發布已逾百日,各種公開的、不公開的兩岸交流幾乎都大受衝擊,不僅大陸團客來台無望、數百位人員來台參加旅展也受阻,我方縣市長或政治人物赴陸則是驟然萎縮。值此之際,網紅館長訪問大陸,讓台灣社會有了重新省思「賴17條」的契機。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