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醫聲

元氣醫聲EP93|半夜跑廁所跑不停?夜尿、排尿困難恐是「熟男隱形殺手」信號!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虞凱傑指出,攝護腺癌的症狀多為頻尿、夜尿、排尿困難等,這些症狀往往與良性前列腺肥大相似,因此許多患者容易忽視。記者許凱婷/攝影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虞凱傑指出,攝護腺癌的症狀多為頻尿、夜尿、排尿困難等,這些症狀往往與良性前列腺肥大相似,因此許多患者容易忽視。記者許凱婷/攝影

🎧立即收聽 按下左側播放鍵↓

你是否發現自己半夜頻跑廁所,或者排尿變得困難,卻總以為只是年紀大、攝護腺肥大?其實,這可能是攝護腺癌的早期警訊!

最新統計顯示:

🔸 攝護腺癌已成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3名,每年確診人數持續攀升!

🔸 最新統計2022年確診9,062例,年增長率高達21%,成為男性癌症增長最快的疾病!

🔸 許多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出現骨轉移才驚覺癌細胞已擴散

這些症狀,千萬別忽視!

✔ 夜尿頻繁:半夜總是起床跑廁所?

✔ 排尿困難:小便變細、滴滴答答、排不乾淨?

✔ 骨頭痠痛:癌細胞轉移的可能性大增!

50歲以上男性,一定要做攝護腺特定抗原(PSA)篩檢!

隨著基因科技與精準醫療的進步,現在的治療選擇更加多元,從手術、放射線治療到PARP抑制劑,甚至連晚期患者都能有效延長存活期、改善生活品質!

📣本集重點

  • 歐美與亞洲飲食大不同,竟然會......?
  • 不用太擔心,醫師建議這頻率做篩檢最剛好
  • 基因檢測到底在幹嘛?聽了就會懂
  • 生病就會影響性功能?醫師告訴你可以這樣做!
  • 精準治療和基因檢測要花很多錢?重點是......

📣更多收聽平台

📣推薦閱讀

半夜跑廁所跑不停?夜尿、排尿困難恐是「熟男隱形殺手」信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相關新聞

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圖/朱韻璇提供

元氣醫聲EP92 |靈性照顧是什麼?如何幫助失智症者及家人重建關係、提升幸福感?

最親愛的家人得了失智症,漸漸變得跟以前不一樣,過往的習慣和默契逐漸消失,成為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也因此,失智症家庭不只患者本人和照顧者辛苦,家裡每一位成員不管有沒有住在一起,生活都會改變,都可能感到失落與無力。但是,失智症只有剝奪和失去嗎?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李威震表示,細胞治療屬於免疫治療,若搭配免疫治療單株抗體藥物,藉由單株抗體藥物增強免疫軍團兵力,效果更好。記者葉信菉/攝影

元氣醫聲EP91|93歲老翁對戰頑強肝腫瘤,靠細胞治療翻轉結局

晚期肝癌病友非常辛苦,常常歷經許多治療,且常會食慾不振、體重下降,身體非常虛弱,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團隊所研發的「細胞療法」卻很有機會翻轉癌友困境,更厲害的是,還有93歲阿公接受治療,效果也還不錯,最後離開的原因不是肝癌,而是…… 不過可能很多人會問:到底細胞治療是甚麼?運作原理又是甚麼?會不會有副作用? 本集的醫聲Podcast節目,我們就邀請到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李威震來分享細胞治療的奧秘,希望大家多重視自己的健康、好好保護肝臟健康、多提升免疫力,當疾病來襲,才有本錢對抗疾病、抗敵致勝!

臺灣跨性別醫學學會理事長陳敏嘉指出,由於健保、商保給付都未給付性別重置手術,手術自費價錢動輒70萬至150萬元,所以有人笑稱「一出生就欠百萬元」。記者陳正興/攝影

元氣醫聲EP90|百萬代價換身份認同?揭露跨性別者的現實壓力

你是否接受跨性別者進入女廁呢?你認為跨性別者可以參加女性體育賽事嗎?你了解多少跨性別的議題呢? 本集邀請到臺灣跨性別醫學學會理事長陳敏嘉,就以上問題,提供另一種觀點,並帶我們淺說,台灣跨性別者若要更改法律性別,所進行侵入性高的性別重置手術(俗稱變性手術),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

台灣癌症研究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柏榮指出,儘管台灣在泌尿道上皮癌治療成效上領先全球,但部份患者對於參加國際臨床試驗依然很抗拒,甚至認為自己會成為「白老鼠」,從而錯失接受最新治療的機會。記者葉信菉/攝影

元氣醫聲EP89 |中年男注意!無痛性血尿竟是癌症先兆 這些症狀別忽視

40歲以上中年男性,若出現無痛性血尿,請立即就醫,進行膀胱鏡、輸尿管鏡、CTU或MRI等檢查,及早排除泌尿道上皮癌的可能性。許多中年男性因輕忽無痛性血尿、延誤就醫,導致病情惡化,甚至錯過治療黃金期!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