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醫聲

元氣醫聲EP86|老人容易被騙?詐騙集團專挑「這種人」下手 專家剖析詐騙心理戰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林育聖教授指出,年長者累積的生活經驗與財務管理能力,反而更能識破詐騙陷阱;真正使他們陷入詐騙,往往不是年齡本身,而是「孤獨感」和缺乏「社交支持」。記者許凱婷/攝影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林育聖教授指出,年長者累積的生活經驗與財務管理能力,反而更能識破詐騙陷阱;真正使他們陷入詐騙,往往不是年齡本身,而是「孤獨感」和缺乏「社交支持」。記者許凱婷/攝影

🎧立即收聽 按下左側播放鍵↓

⚠️【詐騙猖獗!你很有可能是下一個目標?!】⚠️

🚨專家「破解『操控手法』,成功守護自己的財產!」

📍 你知道嗎?

👉 台灣今年1月因詐騙損失金額高達 100億元,每天被騙走超過3億元!

👉 老年詐騙的真相:比起年齡,「孤獨」才是最大破口!

👉 愛情詐騙變本加厲,殺豬盤鎖定單身長者,騙財又騙心!

其實,老人未必容易受騙,真正的危機來自「孤獨感」!

📢 本集Podcast,台北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 重磅揭密!

🔎 詐騙成功的關鍵並非受害者年齡,而是詐騙集團如何「操弄情緒」!

🔎 當老人缺乏社交支持,渴望陪伴,就容易掉入愛情詐騙、投資騙局!

🔎 情緒高張時,理智判斷力下降,讓受害者一步步落入陷阱!

📣本集重點

  • 詐騙集團的手法原來是這樣,要小心這些情況...
  • 為何有些人會一再被騙,你要小心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這些國家是詐騙王國?員工旅遊竟被賣去當豬仔,會不會太扯了?
  • 戀愛腦有錯嗎?我只是想得到真愛,沒想到換來「殺豬盤」。
  • AI詐騙好恐怖,快點建立家人間的保護機制,原來可以做這些...

📣更多收聽平台

詐騙集團

📣推薦閱讀

老人容易被騙?詐騙集團專挑「這種人」下手,專家剖析詐騙心理戰!

被騙一次還不夠?如何守住你的血汗錢!揭秘詐騙集團為何讓人「越陷越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相關新聞

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任黃馨慧表示,癌友凍精卵的最佳時機,是接受癌症治療前。圖/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提供

元氣醫聲EP95|癌症治療恐傷生育力 生育保存留一線「生機」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癌友走出罹病陰影後,醫師臨床觀察到,約有八成癌友治療後有不孕的狀況,尤以女性生育能力恢復較差居多。然而,生育保存意識不足是癌友面臨的主要挑戰。 癌症治療對生育帶來什麼影響?有哪些方式可以保存生育能力?何時是凍精、凍卵的最佳時機?哪些地方有提供補助?本集節目榮幸邀請到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任黃馨慧,來解答以上問題!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直腸肛門科醫師許祐仁表示,腹腔鏡微創手術與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已成為主要治療方式,大幅減少患者術後疼痛、縮短恢復期,甚至能提升保留肛門的機率。圖/許祐仁提供

元氣醫聲EP94|大便變細、小腹脹痛?這些大腸癌前兆千萬別忽視!

你知道嗎?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大便的變化,卻是身體給你的第一個警訊! 很多人因為大腸癌發現太晚,錯過了黃金治療期……但只要定期篩檢+注意日常排便變化,其實可以大幅降低風險!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政府更將糞便潛血篩檢年齡下修至 45 歲! 為了自己和家人,千萬別輕忽「大便傳來的警訊」! 大腸癌最怕「發現太晚」,及早發現才能救自己一命!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虞凱傑指出,攝護腺癌的症狀多為頻尿、夜尿、排尿困難等,這些症狀往往與良性前列腺肥大相似,因此許多患者容易忽視。記者許凱婷/攝影

元氣醫聲EP93|半夜跑廁所跑不停?夜尿、排尿困難恐是「熟男隱形殺手」信號!

你是否發現自己半夜頻跑廁所,或者排尿變得困難,卻總以為只是年紀大、攝護腺肥大?其實,這可能是攝護腺癌的早期警訊! 最新統計顯示: 🔸 攝護腺癌已成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3名,每年確診人數持續攀升! 🔸 最新統計2022年確診9,062例,年增長率高達21%,成為男性癌症增長最快的疾病! 🔸 許多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出現骨轉移才驚覺癌細胞已擴散

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圖/朱韻璇提供

元氣醫聲EP92 |靈性照顧是什麼?如何幫助失智症者及家人重建關係、提升幸福感?

最親愛的家人得了失智症,漸漸變得跟以前不一樣,過往的習慣和默契逐漸消失,成為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也因此,失智症家庭不只患者本人和照顧者辛苦,家裡每一位成員不管有沒有住在一起,生活都會改變,都可能感到失落與無力。但是,失智症只有剝奪和失去嗎?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