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副刊

菜市場的慢旅行/游惠玲 |倫敦波羅市場:與你的身心靈交易交流

波羅市場多年前就推動減塑,蔬果裸賣,備好(不只一個)購物袋是必要的。圖/飛力教練提供
波羅市場多年前就推動減塑,蔬果裸賣,備好(不只一個)購物袋是必要的。圖/飛力教練提供

「請吃吃看。」才踏進市場,我就被松露香氣迷惑,回過神,人已經乖乖打開嘴巴。松露粉磨得極細,天生煽動人心的幽香溢滿口腔鼻間,腦門也失守,理智瞬間斷線。

【精彩語錄】:每一次的交談,是對食材的理解,對地理風土的認識,對人情心意的交換……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7/20前訂閱享優惠$880/13個月
抽韓星同款萬元行李箱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7/20前訂閱享優惠$880/13個月
抽韓星同款萬元行李箱

系列文章

蛋商的自嘲。圖/蘇凌提供

菜市場的慢旅行/蘇凌|攤商的即興字帖

一塊「小心尖優」的牌子隨風晃蕩,看著就令人緊張──到底要小心什麼?問了隔壁攤,才知那是要人留意「剪綹仔(tsián-liú-á)」,扒手之意。有些牌子,便是如此使人一時半刻不得其解,比如牆上兩塊掛在一起的「童嬤豆」和「4加」,看在它是個水果攤的份上,你不必想太久。以此推斷,旁邊那張「無客兄」,你也會知道是「沒有磕傷」,而不是任何一場婚外情。 【精彩語錄】:手寫牌是老闆人格與心情的具體化展現……

外貌可愛的苦茄是阿美族常食用的野菜。圖/毛奇提供

菜市場的慢旅行/毛奇|上菜市場買野菜

在不上班寫書的日子裡,我很在意去菜市場這件事,跟去咖啡館寫稿一樣在意。在家工作,意味著沒有固定的同事,最多的時間是面對自己,因此早晨的買菜時光,在熟稔的咖啡館交換隻字片語,買賣付帳的簡單問候交涉,是一天之中可以跟人談話的少數時候。 【精彩語錄】:因此購買野菜實在是沒辦法說是一個為了方便的選擇,但我卻喜歡這種規格之外散發出來的氣氛……

攤商的手寫板,透露許多在地訊息。圖/林楷倫提供

菜市場的慢旅行/林楷倫|日常路過

小時候走入菜市場,為了跟阿公要五十元的早餐錢,走過我家魚攤的小水窪,走過炸物攤的油滑路面,也踩過菜攤的幾葉高麗菜。 【精彩語錄】:人的味蕾是習慣,習慣在哪裡買,習慣吃哪樣的肉,甚至只是習慣與那幾個人聊聊天……

中部食麻薏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圖/劉克襄提供

菜市場的慢旅行/劉克襄|七月麻薏

逛菜市場不只是採買食材,更是對日常的細緻凝視——用指尖觸摸漁獲的新鮮度,讓鼻尖捕捉蔬果的清香,仔細端詳果實的光澤與飽滿,走在攤販之間,便能感受到季節的遞進與變化。聯副特邀五位作者,記錄他們在市場攤位間穿梭的故事,邀請你一起加入這趟溫柔而深刻的生活慢旅行。 【精彩語錄】:真正的麻薏湯,是不遷就太白粉的。除了配料,還加上切成細丁的秋葵,藉其黏稠性,讓麻薏煮好時,更能產生勾芡的口感。這種煮法,最為道地……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