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副刊

昨日之書/美女作家變照顧者 張曼娟打開自己的黑盒子

作家張曼娟最新作品《多謝款待》許多篇章透過父母與自己為對方做的料理,訴說即使是陰暗時光中也不匱乏的愛。記者林伯東/攝影(場地協力/浮光書店)
作家張曼娟最新作品《多謝款待》許多篇章透過父母與自己為對方做的料理,訴說即使是陰暗時光中也不匱乏的愛。記者林伯東/攝影(場地協力/浮光書店)

都是校園美女作家稱號惹的禍。那年,還在念中文研究所的張曼娟以首本小說集《海水正藍》暴紅,浪漫優雅、夢幻仙女等形容詞從此跟隨。儘管《海水正藍》明明充滿家庭問題影響下的悲劇,同名小說中的男童甚至投海。

在赤峰街浮光書店,張曼娟指著成名作封面折口上的黑白照,笑說出版社當時用「校園美女作家」來包裝她,但她從不認為自己美。受訪當日,張曼娟一頭俐落露耳短髮、戴著藍綠框眼鏡,牛仔褲下毛茸茸懶人鞋跨著大步,講話語速像按了倍速鍵,完全不是當年折口照幽婉朦朧風格。彷彿要證明自己真的不是美女,她說起國中時160公分高、體重30公斤,「非常瘦又醜」,加上成績不好、沒有朋友,老是遭霸凌。...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7/20前訂閱享優惠$880/13個月
抽韓星同款萬元行李箱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7/20前訂閱享優惠$880/13個月
抽韓星同款萬元行李箱

系列文章

作家陳列說自己人生幾乎沒做什麼特別安排,總是一次次被命運轉彎,帶往意外的地方。記者蘇健忠/攝影

昨日之書/遭遇白恐、從政到文學轉折 陳列寫心中正義

站在台北街頭,作家陳列隨著採訪團隊建議或遠眺或做沉思貌,笑說「都聽你們安排」,完全隨和老好人樣。一句話讓我想到他正如此描述自己人生:幾乎沒做什麼特別安排,總是一次次被命運轉彎,帶往意外的地方。像34歲寫下獄中思索頓從素人變文學才子,像40歲去花蓮隱居卻捲入從政10年。 日子隨著偶然躊躇前進,不知不覺就來到閃著夕陽金光的歲數。在台北家居附近的咖啡館,陳列自我調侃總碰到什麼就「好啊」、以致在文學與政治兩條路都一事無成,臉上卻很釋然。那或許來自如他在《地上歲月》所說,人存在的價值在於心中永遠保有一個道德地帶;或許來自他已明白怎麼做才終於能「心靈平靜」,儘管他還在路上。

何政廣卅六歲創辦《藝術家》雜誌至今半世紀,86歲的他手持50周年特輯,精神奕奕。記者曾吉松/攝影

昨日之書/《藝術家》挺過半世紀風雨 何政廣讓純藝術發光

一大清早,何政廣一如往常走進《藝術家》雜誌辦公室,開亮室內的燈,開始埋首浩瀚藝術訊息。從36歲到86歲,他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的人,不在乎比別人多做,也不介意外界風浪,只管好好耕耘手中這片藝術園子,每天每天。

作家廖輝英不信媽媽說查某囡仔就是油麻菜籽命,好似女人婚後一切只能隨先生,認為自己什麼局面都可以扭轉。記者余承翰/攝影

昨日之書/ 把痛苦化為珍珠 廖輝英親揭油麻菜籽的真相

2年前,廖輝英賣掉敦化南路大宅搬來台北盆地邊緣低調生活,「我過去的人生牽涉太多人,現在覺得時間要自己控制。」但自由日子的另一面是孤獨,廖輝英有想過也寫銀髮族女性故事,但77歲的她,沒想到要寫像現在這麼老,「這麼老其實就是寂寞」。

作家蕭颯作品中常寫台北,2015年《逆光的台北》是她至今最後一部長篇小說。記者邱德祥/攝影

昨日之書/歷經養女與婚變 蕭颯體認人生不全然是喜劇

蕭颯站在工作室大樓騎樓下,隨著攝影記者引導揚起頭、轉角度,連身裙下雙腳在快門聲中不自覺一踮一踮,滿盈17歲的羞澀與靦腆。那麼纖細的踮晃韻律,彷彿疊合了逾半世紀前那位初寫作的少女,以及那愛情初綻的歡喜青春。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