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副刊

他鄉故鄉/孫超化大悲為大美——烽火乞兒成了晶釉畫大師

孫超是台灣結晶釉第一人,以釉為顏料,以巨型瓷版為畫紙,把宇宙穹蒼、山水花影入畫。圖為2014年他與瓷板畫創作「穹蒼」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孫超是台灣結晶釉第一人,以釉為顏料,以巨型瓷版為畫紙,把宇宙穹蒼、山水花影入畫。圖為2014年他與瓷板畫創作「穹蒼」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是要過飯的」,孫超總是記得自己的來時路。這位結晶釉瓷版畫大師,因為戰火流離,出身極貧,他從來不過除夕、不過生日,不喜大餐。4月底,他在好友李濤罵了一句「你莫名其妙」下,終於接受他的邀請,與幾位知交在飯店過了95歲生日,他唱了好幾首民國二、三十年代白光、周璇的歌。很久沒有這麼盡興了,五年前,他在90歲前夕,因為體力不繼,封窰了,最後系列的作品名稱是「依舊青春」(又名「晚暮」),色彩奔放,構圖狂野,壯志未已…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訂閱【感恩好禮】年方案
12/24前年訂閱送餐盒組 再抽萬元好禮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訂閱【感恩好禮】年方案
12/24前年訂閱送餐盒組 再抽萬元好禮

系列文章

書法家杜忠誥常說自己是發「1949國難財」的讀書人,國家民族不幸,卻成了台灣子弟、他之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他鄉故鄉/繼往開來——由書法入道 杜忠誥參透漢字前世今生

杜老師常說自己是發「1949國難財」的讀書人,國家民族不幸,卻成了台灣子弟、他之幸,這些大師自河南、江蘇、河北、湖南、安徽、山東、浙江等各省避難來台,齊聚在這個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小島,文化人才密度之高,千年難遇。他們一起拉拔了這個在糞土堆、吃地瓜長大的孩子,而這小子有「打死不放棄」的特質,他們當年就知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下一個站在浪尖的是他。 王壯老在替杜老師第一本創作集《管晏列傳篆書冊》作跋時,以王世貞論書法「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的功(後天努力)、性(先天才情)、神(作品靈氣)來評析杜老師作品,說他「筆禿千管,紙費萬番,誰能謂其無功無實?殫力如此,非有至性,又孰能致之?然則於『生』字云何?答曰『生』字亦不弱也」,壯老最後用了「可畏哉」三字,送給當時34歲的杜忠誥。這些前輩都知道這個年輕人將來必成大書法家。 杜忠誥後來不僅僅是一個書法家。

杜忠誥(右)一生恩師無數,這些書畫名家、國學大師對勤懇篤實的他無不傾囊相授。圖為他與南懷瑾(左)在香港南先生寓所合影。圖/養龢齋提供

他鄉故鄉/相濡以墨——一生伯樂無數 杜忠誥的書道師友傳奇

總說「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但這要等最壞的時刻過去才知道。杜忠誥,一個在糞土堆長大的台灣鄉下孩子,上學便當裡經常只有地瓜,他怎能有機會受教於一群自大陸各地來台的大師,讓他變成書法家、國學家?南腔北調,他和他們怎麼相遇、如何相濡以「墨」?而這窮孩子怎麼付得起大師學費? 他總是遇到貴人,一生恩師無數,那是因為他的勤(不間斷)、精(不粗疏)、進(日新又新)感動了他們,在那個苦難的時代,他們在他小小的身影上看到一股奮力向上的「不甘心」。

書法名家杜忠誥(右二)提倡寫書法,他說「心靈筆就靈」,寫字和做人一樣,沒有祕密、捷徑,就是勤和誠,還要無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他鄉故鄉/「當下就是生死」 杜忠誥說的是書法,也直通心性

「聖賢性格一定是藝術家性格,不斷反照,加上不斷微調」,你以為他在說心性,其實他在講臨帖。 「你在接受『他法』時,一定要有自家『主體性』的參與,透過內在體證,與對象辯證合一」,你以為他在說佛法,這仍是在說臨帖,「這種有主體性的臨帖,遺貌取神,才能真正得法」。臨帖要「神遇」,不僅「目視」。 這些話是書法家杜忠誥老師在上課時的耳提面命。你以為他在說修身,其實是在說書法;他說書法,也正是在說修身。

1988年美國要求台灣開放火雞肉進口,上千雞農抗議,當時的國貿局長蕭萬長出面說明,也未能倖免於流「蛋」攻擊,但他始終保持微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他鄉故鄉/微笑老蕭——菜商之子到副總統 蕭萬長曾被雞農蛋洗卻無怨尤

「官做得越大,事做得越少」,這是蕭萬長的感慨。一個嘉義菜商之子,歷任要職,最後成為民選副總統,仕途看似一路順遂,他卻若有憾焉。時代變了,放手讓他做事的人也不在了。 他最懷念在國貿局時代。1980年代,是台灣經濟起飛成長快速的時候,蕭萬長意味深長地說:「那是做事的年代,只要你肯做事,沒有人會阻擋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