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崑曲《牡丹亭》戀愛戲背後 作家奚淞解開文化精華之謎

青春版《牡丹亭》在作家白先勇推廣下,激起崑曲復興運動。圖/白先勇提供、許培鴻攝影
青春版《牡丹亭》在作家白先勇推廣下,激起崑曲復興運動。圖/白先勇提供、許培鴻攝影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牡丹亭》乃是崑曲經典,21世紀後在作家白先勇推廣下,更激起崑曲復興運動。白先勇摯友、作家奚淞解讀《牡丹亭》,認為該劇在看似小小戀愛戲背後,其實有個更根本的宏偉結構,呼應人類文明思考的源頭。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