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脈動

在地職人/他棄竹科高薪回屏東養「寶石魚」 打造安心魚場成飯店指定美食

屏東縣林邊鄉50歲寶石魚養殖業者翁金木,十年前放棄竹科高薪返鄉養殖,成立「鹽水翁合作漁場」,集眾人之力,推廣池中悠遊的黑寶石。記者張已亷/攝影
屏東縣林邊鄉50歲寶石魚養殖業者翁金木,十年前放棄竹科高薪返鄉養殖,成立「鹽水翁合作漁場」,集眾人之力,推廣池中悠遊的黑寶石。記者張已亷/攝影

屏東縣林邊鄉崎峰村魚塭遍布,林邊是南部知名的漁業養殖區,50歲的養殖業者翁金木頭戴斗笠、身穿防水青蛙裝,在村內占地2.8公頃的魚池中照顧俗稱「寶石魚」的「雪花鯻」。

翁金木是全台目前養殖雪花鯻面積最大的業者,在2009年八八風災後,不忍老父獨自善後林邊家鄉的養殖業,他放棄竹科工作,返鄉承接家業,選擇不抽地下水的益生菌養殖法,減少魚塭換水達到友善環境目的。...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加值你的腦袋,擁抱閱讀新時代!
12/24前訂閱年方案抽iPad + Apple Pencil組。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加值你的腦袋,擁抱閱讀新時代!
12/24前訂閱年方案抽iPad + Apple Pencil組。

系列文章

楊士廣從公務機關退休後返鄉養青蛙,隨手一抓都是肥美的大青蛙。記者徐白櫻/攝影

在地職人/司機退休變青蛙王子!年養6萬虎皮蛙 堅持露天養殖還真空宅配

台東阿美族人楊士廣看好「虎皮蛙」銷售商機,退休後返鄉砸200萬元退休金專職養殖虎皮蛙。他引注山泉水養殖,摸索青蛙冬眠的特性,歷經13年歲月從門外漢變身「青蛙王子」,年產1.5萬台斤、約6萬隻的虎皮蛙,坐實了東海岸青蛙養殖達人的名號。 隨著天氣變涼,楊士廣養殖的虎皮蛙也開始進入銷售旺季。不同於一般快炒店愛將青蛙烹煮成三杯料理,加入蔥、薑、蒜快火翻炒,阿美族人比較喜歡喝青蛙湯,而且最好是連內臟一起下鍋、加幾瓣大蒜煮湯,相當清甜。為什麼東海岸阿美族人習慣吃青蛙進補?營養師告訴你吃青蛙的好處...

「御鼎興」工廠的曬場上排放一缸缸醬缸,各個都像是第三代傳人謝宜哲的小孩,他除了在外缸上註記日期,還會寫下「我愛你」傳達感情。記者陳苡葳/攝影

在地職人/雲林老字號醬油堅持古法釀造 接班人記錄故事傳承好味道

你曾仔細品嘗過每天家裡廚房使用的醬油是什麼風味嗎?昂貴的醬油和廉價醬油有何差別? 雲林縣醬油釀造百家爭鳴,老品牌眾多,其中「御鼎興」創辦超過半世紀,至今堅持手工柴燒古法釀製醬油。 「一瓶醬油,一輩子的情分」是御鼎興二代謝裕讀的理念,第三代傳人謝宜哲則認為「做好一瓶醬油是本分,做一瓶有文化的醬油是覺醒」,他在家業低谷時接棒,把觸角延伸到文化與教育,成功挽回一度要收起來的家業。

嘉義市「九怪」藝術家陳志韋喜歡隨性創作,紙雕、泥塑、手繪圖、場景都難不倒他。記者李宗祐/攝影

在地職人/「九怪」藝術家創作醜怪不設限 作品細緻吳淡如也收藏

48歲的嘉義市民陳志韋在就讀高職時,曾以「18羅漢洞」紙雕令評審驚豔,獲得第三屆桃城美展設計立體類首獎,他喜歡隨性創作,作品有紙雕、泥塑、手繪圖、場景等;精細的作品讓人難以聯想到他粗獷的外表,他笑說,年少輕狂時做過酒店圍事和討債,曾多次進出警局,直到退伍後才專心創作。 陳志韋創作蔡英文、賴清德、柯文哲等政治人物紙雕作品常令人會心一笑;「百鬼」手繪圖更顯現他不符常規、天馬行空的創作,如今經營廣告設計公司,百忙中仍不斷創作,但堅持「不參加比賽」、「不當評審」、「不接受客製化」三原則,自稱是「九怪(台語難搞) 」的藝術家。

蒐藏家蔡承彥(小蔡)是國內唯一專門蒐集警車的專家。記者何祥裕/攝影

在地職人/國道紅斑馬為何都是BMW 警車蒐藏達人解密 盧貝松、痞子英雄拍戲也找他

走進小蔡承租的汽車堆置場,不像一般「殺肉(拆解零件)廠」零件堆滿地,這裡保存的國道紅斑馬警車與各式勤務車輛幾乎都完好如初,個性低調的蔡承彥,是國內唯一各類警車的蒐藏達人,「車買來不是要殺肉賺錢,是對紅斑馬精神的尊重,才想蒐藏」。不管是紅斑馬、黑白車該有的型號他幾乎都有,因此成為國內外劇組拍片時,警用車輛的主要支援者,不僅「痞子英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等國片拍追逐車戲都找他,連日前法國大導演盧貝松來台拍片,他也被找去當追車場景顧問在現場坐鎮…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