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漫長等待】台灣想成F-16亞太維修中心 產業實力與區域政治是兩大難題

空軍上周在嘉義基地,舉行第四戰鬥機聯隊完成F-16V性能提升的接裝典禮。在我國空軍史上,這是繼1990年代將S-2E/G反潛機更換引擎與偵潛裝備,升格為S-2T之後,替現役軍機進行的最大規模性能提升。不過相較當年S-2T鬧出無法如數交機的弊端,成軍服役都僅低調進行;F-16升級案則由蔡總統主持,並且視為國防自主政策的重大成就。
從蔡總統、蘇院長到漢翔,都強調成立F-16維修中心的目的,不只是作國軍的生意,而是希望爭取亞太地區F-16的市場。不過這個目標是否真能達成?
去年12月,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提出書面質詢,指出韓國與美國國防部將簽署長達10年維修合同,負責美軍部署在日韓兩國的F-16機隊之整備,維修與翻修,「恐有侵蝕我國F-16維修中心訂單的疑慮」。張其祿要求政院與國防部回答,如何爭取F-16亞洲區維修、翻修訂單。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