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人生/被偷走大學資格的女孩 羅彩霞逆襲當上律師

2025國際洞察展 訂閱抽萬元行李箱7/20前,訂閱年方案抽韓星同款行李箱,解任務再抽3重好禮! ☛立即行動
「羅彩霞」這個名字,在中國大陸教育史上是留有一筆的;在大陸社會的語境裡,更可以是「冒名頂替」的代名詞。
2004年高考(中國大陸大學升學考試)放榜,夢想考入師範學院、將來成為一名老師的應屆考生羅彩霞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落榜後,她沒有細究自己的成績距離錄取分數差了多少,很快選擇重讀。最後花了1年時間,重考上了天津師範大學。
冒名頂替事件發酵 促大陸教育法制修改
但在畢業之際,羅彩霞卻被告知拿不到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甚至連申請教師資格證、辦理銀行業務時也都被告知有問題。經過追查,她才發現自己的身分在高考那年被同學冒用了,對方代替自己錄取了貴州師範大學,自己則是「被迫」重考1年。
冒用身分的人,是當地公安局政委王崢嶸的女兒王佳俊。要能冒用他人身分,背後肯定有著紛亂的權力利益結構。但羅彩霞並不畏懼,選擇在各大網路論壇發文曝光自己的遭遇,為自己爭取權益,引發大陸全國關注,最後還促成大陸教育法制的修改。
然而,對方在事件曝光後反倒咄咄逼人,要求她更改身分證號碼、個人檔案。羅彩霞沒有選擇隱忍,也不願妥協,最後以姓名權、受教權侵害為由,對王佳俊等人提告並索賠。雙方最後雖達成和解,但案件訴訟過程中,冒用她身分的王佳俊始終沒有出現,最後是由律師代為道歉。羅彩霞雖感到無奈,但也想早點放過自己,「既然願意賠錢,就表示他們承認自己錯了,這就夠了」。
![]()
羅彩霞在畢業之際因為拿不到畢業證書、教師資格證,經過追查才發現自己的身分在高考那年被同學冒用了,引發大陸全國關注。圖為中國青年報當時的報導。圖/取自羅彩霞律師微信公眾號
因緣際會轉行媒體業 被酸因為曾上過新聞
羅彩霞出生在湖南一個山裡的農村,山的外面還是山,因為爺爺、爸爸都是老師,這是她能接觸到的最好的職業,因此從小就夢想著當老師。大學畢業後,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一所私立國中當教務老師,她沒想過那是自己離老師工作最近的一次。後來因隨著伴侶到成都發展,偶然聯繫到曾報導過自己案件的記者,恰巧單位正在招聘,便隨著機緣跨行進媒體產業。
從新聞當事人成為一名新聞人,卻讓羅彩霞很不好受。當時有許多人酸她,是因為被冒名頂替才有了電視台的工作,初期心裡很不好受,沒人看見她是從領低薪的實習記者做了超過半年才轉為正職,她的努力還要被這份不幸的遭遇給蓋過。
經歷成都電視台,再到北京進入中央傳播體系的央視,後又因家庭因素轉職到福建新媒體「梨視頻」工作近6年後,羅彩霞遇上公司進行策略調整,雖然可以選擇去上海的總部,但幾經考量後決定離職,於是她在2021年的最後一天失業了。
![]()
羅彩霞偶然聯繫到曾報導過自己案件的記者,恰巧單位正在招聘,便隨著機緣跨行進媒體產業。圖/取自中國青年報
35歲尷尬年齡失業 毅然投入司法考試
那年她35歲。一個頗為尷尬的年齡,錯過考公職、考老師或考國企的時機點。她嘗試過再就業,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薪資與工作內容。不甘心的她決定轉換跑道,重新開始。
選擇備考司法考試,其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當時的她急著找尋浮木,一方面是受媒體同業成功轉型的啟發,認為「一試何妨?」。投入念書生活可以緩解失業的焦慮與茫然,另一方面則預期法律產業能有更持續的職涯發展。
而且從記者轉行律師,看似隔行如隔山,兩個職業實則有相通之處。她認為過去十多年媒體工作養成的法治新聞報導經驗,以及記者與人打交道,在短暫的訪談中與受訪者建立信任、產生同理心,都是律師工作所需的技能。
設定好目標後,羅彩霞的心態很單純,就是「莫問前程,埋頭衝」,但路途並不順利。
她的第一次司法考試是在2022年,那年考試因為疫情延期至年底,埋首衝刺的她猶如強弩之末,加上自己和爺爺染疫,等到生活重新回歸正軌,許多考試內容與技巧早已淡忘。成績公布那天上午,她還收到外婆過世的消息,她已預感當天不會再有好消息。最終成績出爐,距離通過門檻差了3分。
扛房貸、養兩孩 苦熬2年考上律師
中年轉職,而且還是裸辭,經濟壓力可想而知。羅彩霞將自己離職後拿到的補償金,還有工作十多年間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長期住房儲金)全部提領出來過日子,但現實的經濟需求就擺在那裡,她要還房貸,還要養兩個孩子。
在這樣的壓力下又熬了1年,羅彩霞在第二次司法考試終於過了。回首過去2年的生活,她說:「中年失業真的很難受,人生至暗時刻,不想沉浸在無用的悲傷中,也無法面對讓我認命的親人。不敢說,不能說,不想被同情,也不想被定義標籤化。多少個無眠的夜晚,『雞湯』一杯杯乾。總之,法考過了,也是一個短暫的休憩,是近2年的句號,也是新的起點。」
羅彩霞在這篇文章的開頭列出四個英文字:live,laugh,love & bread,代表著生活,笑容、愛與麵包。這是她精心挑選的4個字,是對她而言重要,且希望能平衡好的事情。由於從小在鄉村長大,生活成本很低,她在中年因為有了家庭才意識到bread的重要,但她仍選擇將它往後擺放,「我希望能微笑著、抱以熱愛地活著,然後擁有麵包」。
![]()
羅彩霞在今年4月正式進入福建一家律所,成為一名律師。圖/取自羅彩霞微博
大齡、女性、兩孩媽 中年焦慮不因當律師消失
司法考試通過後,羅彩霞很快面臨下一階段的挑戰。在中國大陸,律師是個起步難、行業壁壘很高的職業,找到工作成為她首要目標。然而,大學不是法律科系出身,加上年齡、性別等因素,「非法本(非法律本科)」、「大齡」、「女性」、「兩孩媽」種種的標籤貼在她身上,中年階段要面臨的焦慮,不會因為轉行而消失。
不過,隨著進入「不惑」之年,她漸能平衡內心感受,「我覺得精神內耗沒有必要,我也經歷過所謂至暗時刻,但我會讓自己邏輯自洽(自我完備)」,「我想邁過去」,她說。最後,羅彩霞成功找到律所並完成1年實習,在今年4月入職福建一家律所,成為律師。
冒名事件太轟動 努力去標籤化過平凡人生
回想過去事件,現在的她感嘆地說:「我多希望當時能單純透過法律途徑要回身分,而不是被迫在網路上曝光自己。希望受害者不需要大聲吶喊就能解決問題。」不過,羅彩霞其實很少去想過去的事件,因為即使爭取到了權益,還是會有傷疤。
冒名頂替事件對羅彩霞的影響很深,她當時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選擇在網路公開自己的身分與經歷,雖然很快地引起媒體和輿論的關注,還原真相,但這也讓過去10多年的她,要很用力地讓事件不淹沒了她的一切努力,而需要持續地「去標籤化」,這也是她總在採訪中強調自己「很平凡」「很普通」的原因。
如今,儘管16年前的往事隨著她當上律師再度被翻出,羅彩霞的人生已經翻頁。她說,希望自己之後被認識不再是因為過去事件,而是因為她的新身分:一名律師。
【會員限定】完成3任務,抽LINE POINTS等3重好禮!※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