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窗

高教危機/學術獨立掰了 假平等橫行讓高教淪政治棋子

台大醫學院教授楊偉勛點出學界最大的問題是充滿假平等的鄉愿作風,政府不敢大刀闊斧改革,最後資源分散,做不出高檔研究。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醫學院教授楊偉勛點出學界最大的問題是充滿假平等的鄉愿作風,政府不敢大刀闊斧改革,最後資源分散,做不出高檔研究。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高教正陷入假平等的學術亂象,政府卻用政策干預加劇困境,國防七子封殺令讓學術交流受限,學界自主空間不斷壓縮。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直言,賴政府對國際兩岸束手無策,只能像陰天關在家裡打孩子?當政策凌駕學術,台灣高教是否正淪為一場精心包裝的鬧劇?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美國高階學術人才出走,全球展開高教搶人戰,但台灣卻面臨籌碼不足問題。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教危機/美國科研人才出走 台灣沒籌碼參與搶人戰?

川普政府削減研究經費,恐造成高階學術人才出走潮,各國開始想辦法搶人。國內大學教授直言,學界還不習慣「國際談判」的套路,就算加薪搶到人,也可能導致「一人獨大」的內部矛盾,私校更因經費短缺難與公校競爭。面對全球人才戰,台灣的大學還有籌碼留住教授嗎?

6年內,大專校院專任教師大減5000人。學者分析,薪資「死魚價」,難敵鄰國大學與科技業挖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教危機/6年流失5千大學專任師 薪資死魚價難敵挖角

6年內,大專校院專任教師大減5000人。學者分析,薪資「死魚價」,亞洲鄰國高薪挖角加劇,人才不斷流失,又難汰除「混老師」,高教陷入惡性循環,只能「人情勸留」。大學若不屈從執政者的要求,不免影響到政府資源挹注,最後可能只能轉向社會尋求「扶助」。台灣的大學還有未來嗎?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