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淘汰率/1年7萬大學生退學 是少子化質與量妥協?

OECD國家大約六成的人讀大學,而台灣大學錄取率幾乎100%,但一年竟有7萬人退學。學生轉學、退學板塊移動,背後原因耐人尋味。早期台灣高等教育必須當掉30%學生,高淘汰率確保教學品質,而現在就學穩定度成為辦學指標;有大學教師憂心,學校是在飲鴆止渴,但若提高「必當率」,學校有辦法捱過陣痛期?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