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

學餐食安/黑心營養午餐結構性問題曝光 教育局出重手

全台約160萬名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吃營養午餐,食安事件卻頻傳,引發家長與社會高度關注。示意圖。與新聞無關。記者胡經周/攝影
全台約160萬名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吃營養午餐,食安事件卻頻傳,引發家長與社會高度關注。示意圖。與新聞無關。記者胡經周/攝影

全台160萬名中小學生在吃的營養午餐,有三章一Q、食安五環把關,為何屢傳餐點有塑膠片、鋼絲、針頭等異物,還有學生喝到過期餿水湯、吃到疑似食物中毒?出問題廠商為何可以重覆招標?聯合報數位版的這篇報導,將揭露營養午餐頻出包的結構性問題。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韓國學餐名家廚師李美英(中)2024年12月來台現場烹飪韓式經典美食,右為高流執行長丁度嵐、左為韓國觀光社台北支社長扈受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學餐食安/看黑白大廚午餐阿姨 台專法落後日韓數十年

韓國實境節目「黑白大廚」,來自小學廚房的午餐阿姨擊敗米其林主廚,掀起台韓學餐的比較討論。專家指出,台灣的學校營養午餐成為政治人物開支票的亂源,一出包,就急著把廠商推出來記點了事,學校午餐專法還在卡關,落後日本70年。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