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

教育內卷/從華德福教育到公校 國三生「畫」上太空圓夢

李九樂參加由美國NASA的ISS國家實驗室(ISS National Laboratory)支持的外太空繪畫與詩文國際徵件比賽獎項,在2700件來自全球的作品中脫穎而出。  記者葉信菉/攝影
李九樂參加由美國NASA的ISS國家實驗室(ISS National Laboratory)支持的外太空繪畫與詩文國際徵件比賽獎項,在2700件來自全球的作品中脫穎而出。 記者葉信菉/攝影

國三生李九樂的畫作,在35國、逾27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高掛在太空站的穹頂艙上。他自幼遊走在私立實驗小學和公立學校,最後雖為了升學從華德福教育回到公校,但體制外教育給了李九樂很多養分。

全台首名學生作品飛向太空的李九樂接受聯合報數位版專訪,侃侃而談自己如何一路自在選擇體制內、外教育。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李九樂從公立學校轉入實驗教育,再回歸傳統體制,都是自主決定,父母的尊重與放手,讓他可以充分自我探索。記者葉信菉/攝影

教育內卷/放手助兒圓太空夢 父難忘悲慘私中扼殺天賦

「我不希望孩子的學習,只剩下成績跟考試。」不少家長拚命讓孩子擠進私中窄門,但畫作「飛向太空」的國三生李九樂,其父親李韋勲過去雖也是「私中產物」,卻不希望兒子再陷苦海,選擇放手和尊重,成了李九樂一圓太空夢的最大推手。 專家學者則擔憂台灣教育的「內卷化」現象,一窩蜂念私中可能會扼殺孩子天賦。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