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速報/川普願延長關稅期限 美中降溫難解根本矛盾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川普關稅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速報觀察:
美中貿易談判再現曖昧進展。美國總統川普一方面揚言即將單方面通知各國稅率條件,另方面卻暗示可能延長談判期限。與此同時,美中最新一輪會談在稀土出口與高科技產品管制上達成短期交換協議,雙方暫時降溫,但根本矛盾未解。專家指出,美方策略搖擺與讓步恐使中國取得談判優勢,稀土牌與國安議題的交織,更讓這場談判成為美中經貿角力的關鍵試煉。
川普稱願延後對等關稅期限 談判國最快一兩周內收協議書
原文連結:Trump: willing to extend July 8 deadline for trade talks, but not likely necessary
摘要:美國總統川普11日表示,他有意願延長最後期限以利完成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不過他也認為或許沒必要。他預計一到兩周內發函貿易夥伴說明協議條款,稱「要就接受,不要拉倒」。川普表示,美國目前正與大約15個國家進行貿易談判,包含南韓、日本和歐盟。彭博資訊指出,川普經常設下兩周的行動期限,但最後可能延遲或並未實現。(路透/2025-06-12 07:09)
中國限期6個月放寬稀土出口 美中談判降溫表象下仍藏博弈
原文連結:China Puts Six-Month Limit on Its Ease of Rare-Earth Export Licenses
摘要:在美中最新一輪倫敦貿易談判中,中國同意恢復對美國汽車與製造業企業的稀土出口許可,但僅限為期六個月。此舉被視為中國保留談判籌碼、應對未來貿易緊張可能升溫的手段。作為交換,美國同意放寬部分出口管制,包括噴射引擎與乙烷等關鍵產品。中方預計即刻開始核發與電動車、風力發電、電子與軍工有關的稀土許可,但美方仍維持對中國高階晶片與AI技術的限制。儘管雙方暫時降溫,專家警告這種「升高再降溫」的模式恐難達成長久協議。(華爾街日報/2025-06-12 05:10)
美中倫敦協議只是回到原點 專家憂美動搖國安原則
原文連結:New China Trade 'Deal' Takes U.S. Back to Where It Started
摘要:專家警告,儘管美中達成初步協議,緊張態勢暫時降溫,但雙邊關係實質上僅回到數月前的原點,並未解決根本矛盾。多位學者質疑川普政府的強硬策略是否反而弄巧成拙,尤其是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迫使美國產業施壓政府讓步,甚至威脅到軍事供應鏈。雖然美方也對中國祭出反制措施,如限制高科技產品與乙烷出口,但專家指出,這些手段也衝擊美國自身企業。CSIS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展現出比預期更強的韌性,能承受壓力並以新方式施加反制。亞洲協會副會長卡特勒則批評,美國長年堅持不將國安議題納入談判,如今卻為換取稀土讓步,恐讓中國日後要求對等讓利。她直言,這可能成為美中經貿關係的關鍵轉折點,但同時也打開了美方難以再關上的談判破口。(紐約時報/2025-06-12 06:40)
【你也可以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