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時間眾說紛紜 習近平如何在川普與普亭間權衡?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
川習會可能時間點曝光,預計將是一場涉及經濟、科技、國際安全與地緣政治的「大交易」,牽動美中未來發展。而在美國總統川普傳出採取「聯俄制中」之際,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前往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亭,使得美中峰會的時機選擇更為微妙,背後隱藏哪些戰略意涵?
看點2: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遭逮捕引發國際關注,外界普遍認為背後存在政治動機,也讓杜特蒂與馬可仕家族的權力鬥爭浮上檯面,這場政治風暴將如何影響菲律賓未來政局?杜特蒂還能捲土重來嗎?
看點3:
烏克蘭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協議,背後可能暗藏謀畫;俄羅斯則認為停火協議是陷阱,「原則上同意」但細節仍待討論,讓談判陷入僵局,川普則回應,樂意和普亭通話討論,美俄烏三方背後有何盤算?
香港南華早報10日獨家引述多位外交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最快可能4月訪問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事隔沒多久,華爾街日報(WSJ)另報導,美國、中國正討論6月舉行川習「生日峰會」,兩人生日恰巧只差一天,熟悉北京想法的人士透露,隨著中國經濟壓力增大,北京有強烈意願參與談判,希望阻擋或至少減緩美國加徵關稅和科技限制。
由於兩個預測的時間點,分別落在習近平與俄國總統普亭預計見面的5月前後,讓美中俄關係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深度解析
川習會時間點-以目前局勢來看,較可能如華爾街日報所言落在6月,若雙方要在4月碰面,目前尚未看到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或美國國務卿魯比歐有任何安排高峰會的動作,雙方既沒有訪問彼此國家,也沒有在第三國碰面,更何況現在美國全心投入烏克蘭停火,不太可能有心力和中國談話。
若舉行高峰會,預料將是一場涉及多重議題的「大交易」。其中包括抖音的收購問題,川普日前表示已與多位買家接觸,並強調問題一定能解決;還牽涉關稅、芬太尼等議題。此外,安全議題如台灣與南海問題,中方也會提出。而拜登政府曾推動的高科技出口管制,中國或許希望藉此機會爭取解禁,但川普未必會願意。
美中對這些議題有各自的優先順序,關鍵在於雙方如何討價還價、決定讓步與交換的籌碼,過程將極為複雜,通常核心議題都需在事前協商階段先談出端倪,最後由元首在高峰會上臨門一腳、促成推動。若峰會確實在籌備中,應已能看出端倪,但目前尚未有明確跡象。
先會川普恐影響中俄關係-習近平已確認受邀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慶祝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這件事習近平很早就答應普亭,但這當中存在一個微妙的外交考量—如果習近平先與川普會面,再與普亭見面,普亭心裡作何感想?
此事也會影響中國希望能夠維持跟俄羅斯的特殊關係,中方不希望在此刻、尤其是外界揣測川普要「聯俄制中」的情勢下,再出現任何波折。因此,習近平會更傾向先與普亭會面,再與川普會面。至於兩個人是否會一起過生日?兩人生日雖然只差一天,一起過可能是額外的紅利好處,但不會是安排的主要考量。
川習會優先議題-經貿預計仍是核心議題,中國對美國關稅政策雖有所反應,但與2019、2020年關稅戰相比,態度相對溫和,顯示雙方仍有談判空間,避免關係步入僵局。此外,川普近期也特別提及,「以後新冠肺炎,不要再講中國病毒」,此舉可視為對中方釋出善意、為後續談判預留後路。
關稅搖擺與台海謎團 川普反覆無常是策略還是騙術?
滯脹危機再起?川普說變就變的關稅讓市場恐慌蔓延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因任內涉嫌發動「毒品戰」、犯下違反人道罪,被國際刑事法院(ICC)發出逮捕令,11日從香港返抵菲律賓時被捕,隨即押送前往國際刑事法院所在的荷蘭海牙受審。杜特蒂在前往海牙的包機上也拍攝影片,對菲律賓國民喊話會負責任;14日杜特蒂因身體狀況不佳,透過視訊首次出庭,聆聽他被控犯下的罪名和身為被告的權利。
杜特蒂被捕不只國際關注,在菲律賓國內也掀起政治波瀾。杜特蒂女兒、現任副總統薩拉·杜特蒂(Sara Duterte)批評這是迫害、公然挑戰政府主權;現任總統小馬可仕則召開記者會,強調此舉是為履行菲律賓對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的義務,逮捕杜特蒂的行動符合法律程序,經得起檢驗。
深度解析
訪港助選後被捕-杜特蒂與薩拉在馬尼拉的前一站是香港,香港菲律賓勞工為數眾多,杜特蒂父女此行主要是為菲律賓即將舉行的議會選舉助選。根據ICC的國際逮捕令,凡簽署ICC條約的國家,只要得知杜特蒂的行蹤都有義務執行逮捕,但香港當局並未採取行動。過去也曾有類似案例,如俄羅斯總統普亭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都曾被ICC指控犯有違反人道或戰爭罪,到其他國家時都未遭到拘捕。
反而是11日杜特蒂返回馬尼拉時,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趁杜特蒂抵達馬尼拉機場之際,宣布執行拘捕令,並於當晚安排特別包機將他直送海牙。飛機離境後,小馬可仕隨即召開記者會,強調此舉僅是遵循國際法規,菲律賓政府並未對此事抱持任何立場。然而,外界認為,其背後政治動機不言而喻,程序是否符合公平正義,恐怕仍有疑問。
家族政爭浮上檯面-杜特蒂與馬可仕家族的衝突始於他的女兒、菲律賓副總統薩拉.杜特蒂。當初兩家搭檔競選,關係一開始還不錯,但近期裂痕逐漸加深,國會內部掀起彈劾薩拉的行動,小馬可仕更大規模撤換杜特蒂時期提拔的警界與軍方高層,以防其暗中策動政變。外界盛傳,下屆總統大選,杜特蒂將攜手薩拉與小馬可仕競爭,計畫由女兒參選總統,杜特蒂本人則可能以副總統之姿捲土重來、延續政治影響力。家族政爭表面化、雙方互相指責,情勢急轉直下。
鐵腕統治惡名昭彰-杜特蒂違反人道罪已為全球公認,其擔任菲律賓南部城市納卯市長時,即對毒販、黑社會採取嚴厲手段,用「以暴制暴」打擊犯罪,並將其作為總統大選期間的訴求之一。當上總統後,杜特蒂開始雷厲風行。據傳,2016年至2022年短短6年間,有6000名嫌犯「在拘捕中喪命」,代表他不是抓人,而是當場擊斃。執行這些行動的,不僅限於警方與軍人,還有一些是所謂「義警」,是杜特蒂的私下雇用的自願殺手負責執法,手段極為殘酷,甚至有傳聞稱他從直升機上將人活活丟下砸死。
以罪名和目前的證據而言,杜特蒂應該很難脫身,就看杜特蒂的律師能否從程序上找到突破口。
未來政局引關注-雖然杜特蒂的惡名在國際間無人不曉,但小馬可仕的手段同樣值得商議。這起事件在菲律賓國內也引起討論聲浪,對杜特蒂的女兒薩拉未來競選或許有利,但薩拉目前的處境並不是那麼安全,薩拉先前曾半開玩笑表示,「如果我遭到暗殺,你們應該知道是誰做的」,甚至揚言已安排殺手替她復仇。
菲律賓政治由大家族掌控,與一般正常民主社會有所差異,不過目前看來,小馬可仕仍有美國支持,菲律賓近代史上常見的政變、軍人介入政局的情況,發生在小馬可仕身上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菲律賓正副總統貌合神離 雙方親友上演口水戰
星期人物/杜特蒂之女揚言暗殺菲國總統 什麼把她逼急了
美國和烏克蘭在沙烏地阿拉伯經過8小時會談後,取得重大進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願意接受30天停火協議,但也強調,華府必須說服俄羅斯接受;美方則將立即解除暫停情報共享,並恢復對烏克蘭的安全援助。此外,美烏也同意兩國之間盡快達成全面協議,以開發烏克蘭關鍵礦產資源。
俄羅斯總統普亭13日則召開記者會回應「原則上同意」美國提出的30天停火,但後續細節還要再討論;美國總統川普的中東特使威科夫(Steve Witkoff)14日深夜與普亭會談,克里姆林宮發言人隨後表示,普亭已藉由威科夫向川普傳達有關停火提議的訊息,稱普亭對俄烏達成停火協議「審慎樂觀」。
深度解析
烏克蘭的盤算-烏克蘭其實並非真的願意停火,而是被迫讓步。美國以停止軍援、不給情報作為施壓手段,迫使烏克蘭接受相關條件。在烏克蘭同意這些條件後,美國現在已恢復軍援和情報。此外,烏克蘭還有另一層盤算,烏克蘭認為,基於目前局勢,俄羅斯很可能不會接受當前的停火提議,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一方面能得到美國援助,同時也能把不願停火的責任丟給俄羅斯。
俄羅斯憂停火是陷阱-俄羅斯則認為停火提議本身可能是一個陷阱。俄羅斯一直希望收復庫斯克(Kursk)地區。目前在烏克蘭前線,烏東戰場雙方戰成平手局面,但在庫斯克地區,俄羅斯較占優勢,據說已收復85%的失土。日前普亭要求軍隊「盡快」收復失土,就是怕烏克蘭若成功控制庫斯克,便可將其作為與俄羅斯談判的籌碼,與俄方交換烏東被占領的領土,俄羅斯希望收復整個庫斯克後,再與烏克蘭談停火。
另一方面,俄羅斯認為,停火提議若沒有具體保證,俄方會陷入不利局面,即俄軍停火後,烏克蘭仍繼續發動攻勢。俄羅斯要的保證目前是一個僵局,歐洲雖已表態願意派出維和部隊,但俄羅斯認為,這些國家都是北約成員,無法確保中立性,更名正言順讓北約介入烏克蘭戰爭。此外,俄方也懷疑停火提議背後,是美國內部仍有人想方設法支持烏克蘭,停火方案只是掩飾,以恢復對烏軍的軍事援助和情報交換。
美國想用時間換和平-美國的目標則是透過停火協議,將原本30天停火逐步延長至永久停火,繼而藉由設立非軍事區或緩衝區,來讓俄烏雙方簽訂某種程度的協議。這份協議很難是正式的和平協議,因為烏克蘭不會接受現在的領土永久被俄羅斯占領,可能會更接近韓戰時的停火協議,南北韓目前仍未簽訂正式和平條約,只是透過停火協議維持現狀,美國想要的是透過時間來化解衝突,讓局勢逐步穩定。
澤倫斯基白宮受辱 台灣學到什麼教訓與現實挑戰?
俄烏和談露曙光 「重症」歐洲喜迎俄國天然氣救經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推薦閱讀
討論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