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周報

尹錫悅戒嚴鬧劇引爆信任危機 中俄朝伺機而動醞釀變局

南韓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不僅在制衡北韓和抗衡中國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美軍最大的海外基地也設在南韓,如今戒嚴風波可能為同盟關係帶來變數。美聯社
南韓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不僅在制衡北韓和抗衡中國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美軍最大的海外基地也設在南韓,如今戒嚴風波可能為同盟關係帶來變數。美聯社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

總統賴清德首次元首外交前往南太平洋訪問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帛琉三友邦,期間並過境美國夏威夷及關島,此行意在傳遞什麼訊息?鞏固友邦又具有什麼政治意義?

看點2:

不當戒嚴讓南韓總統尹錫悅陷入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彈劾案雖在執政黨杯葛下失敗,但為降低人民及國際社會疑慮,國民力量仍將暫停其職務,並宣布「黨和政府將共同承擔管理未來國家事務的責任」。

看點3:

敘利亞長達13年的內戰,因反抗勢力接連拿下多個戰略重鎮及首都大馬士革,再度引起國際關注。其中俄羅斯伊朗的行動格外受矚,敘利亞衝突對這兩個國家有何關鍵意義?

賴清德赴南太平洋固樁 盼川普續挺台

總統賴清德11月30日展開7天6夜的「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之旅,為其任內首次元首外交,造訪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帛琉三友邦,並過境美國夏威夷與關島,期間分別與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及現任議長強生、眾院民主黨領袖傑佛瑞斯、聯邦參院軍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維克通話。

對於賴清德過境美國,中方一貫譴責相關停留違反華盛頓與北京的外交共識,呼籲美國「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美方則表示,過境既是慣例,也符合長期且沒有改變的一中政策,北京沒有理由將私人、例行且非官方的過境作為挑釁的藉口。對於中共可能藉賴清德出訪發動「聯合利劍C」軍演的猜測,紐時分析,由於中國大陸正專注為川普第二任期做準備,北京的反應可能會相對平和。

深度解析

•出訪傳遞訊息-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向法新社指出,賴清德此次太平洋之行是一次向各國展示台灣重要性的機會,「台灣總統出國訪問,是在提醒世界仍有國家重視與台灣的外交關係,過境美國也是在提醒台灣民眾美台夥伴關係緊密。」她補充,即使面臨遭中國大陸報復的風險,但隨著愈來愈多國家接待台灣官員,這種行為就會逐漸常態化,其他國家也會因此更願意效仿,「愈多人做就愈安全」。

此外,賴清德在過境夏威夷期間於智庫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發表閉門演說與座談,提出台灣3個積極行動,包括落實強化自我防衛在內的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在半導體等全球供應鏈中做出貢獻、致力確保台海與印太的和平穩定與繁榮,間接回應美國準總統川普在競選期間對台灣的批評。華爾街日報認為,賴清德做出上述發言,是希望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能夠與拜登政府一樣支持台灣。

•友邦的政治意義-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帛琉是台灣在南太平洋地區僅剩的3個邦交國。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research)研究員、前澳洲駐索羅門群島外交官索拉(Mihai Sora)指出,賴清德可能特別希望確保這3個國家能在太平洋島國論壇(PIF)上為台灣發聲。

PIF是太平洋地區的主要外交會議,也是台灣作為「發展夥伴」穩定出席的少數多邊場合之一,對同樣參與對話的中國外交官來說猶如眼中釘肉中刺。今年PIF公報原重申台灣以「台灣/中華民國」名義參與地位不變,但在中國太平洋島國事務特使錢波施壓下,相關文字全被移除;而明年峰會輪到與中方交好的索羅門群島主辦,可能會再次削弱台灣地位,台灣友邦可以協助應對此一風險。

•美澳助台固邦交-索拉也提到,台灣的這3個大洋洲友邦都與美國和澳洲關係密切,其中馬紹爾群島和帛琉與美國簽有《自由聯合協定》,美方允諾提供經濟和安全援助,換取專屬軍事准入權;吐瓦魯則在去年與澳洲簽訂「好鄰聯盟」(Falepili Union)協定,澳洲承諾協助吐瓦魯應對重大天災、流行病疫情或軍事侵略等情況,「美澳支援是穩定台灣邦交的關鍵因素,減少這些國家外交轉向的可能性。」

日本欲派自衛隊支援 太平洋島國與中國關係密切會接受嗎?

守沉沒家園或移居澳洲?吐瓦魯只想抗暖化 竟捲入抗中地緣政治

尹錫悅遭暫停職務 執政黨能否挽救信任未知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深夜以「剷除親北韓勢力」為由頒布戒嚴令,為該國自1980年以來首次進入戒嚴狀態,引起國內外震驚,歷經近6個小時後,最終在國會否決及抗議譴責下宣布解嚴。南韓6大在野黨5日發起彈劾案,7日國會表決因贊成票未達三分之二門檻而宣告失敗。

執政黨國民力量主張「有序下台」,在不影響國民力量執政的狀態下,讓尹錫悅按照時程辭去總統職務。黨魁韓東勳8日表示,尹錫悅即起不再處理外交等國政,將由代理職務的國務總理韓悳洙與執政黨協議推動。依據南韓憲法,無論尹錫悅被彈劾或請辭下台,都必須在確定解除總統職務的60天內選出新總統,但國民力量具體會怎麼做似乎尚無定論。

背景:尹錫悅自2022年3月在國民力量黨支持下以微弱優勢當選總統後,就一直面臨反對黨占多數席位的國會,導致施政方案屢屢受阻;2024年4月立法選舉後,朝小野大的局面更加惡化,政府2025年預算案至今難以通過。

深度解析

•執政黨信任危機-南韓外國語大學國際政治學系副教授里奇(Mason Richey)指出,南韓局勢和政府行動給外界留下非常不穩定的印象,這種情況恐衝擊其在國際社會中的外交地位和影響力。

南韓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不僅在制衡北韓和抗衡中國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美軍最大的海外基地也設在南韓,如今戒嚴風波可能為同盟關係帶來變數。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高級研究員李敏英(Rachel Minyoung Lee)指出,當前情勢很可能讓美國和日本,對南韓作為夥伴的可靠性與可預測性產生質疑。

•東亞局勢變數-在亞洲地緣政治裂痕不斷加深之際,南韓當前的政治動盪可能引發重大影響。中、俄、朝三國領導人或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評估是否有削弱華府勢力的可能性;同時,外界也聚焦北韓,觀察其是否會趁著首爾的政治混亂謀取自身利益。

隨著平壤增加與莫斯科的合作,北韓的威脅只會更為急迫。曾任情報分析人員的美國退役空軍上校萊登(Cedric Leighton)表示,南韓任何動盪都會對美國印太政策造成重大影響,「南韓的穩定性愈差,我們實現政策目標的難度就愈大。」

美政權交接之際尹錫悅出險招 戒嚴恐加速政治生命終結

安倍與川普兄弟情深 石破茂有辦法讓日免於衝突?

阿塞德政府危在旦夕 俄、伊詭計漸崩潰

沉寂將近5年的敘利亞內戰再次重燃,「沙姆解放組織」(HTS)領導的反抗軍上月下旬發起自2020年以來對政府軍最大一波攻勢,奪下第二大城阿勒坡引發國際關注,其後更一舉攻占中部戰略要城哈馬、第三大城荷姆斯及首都大馬士革,據悉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已出逃海外。

國際危機組織高級顧問達琳(Dareen Khalifa)表示,俄烏與中東等全球地緣事態,是讓反抗軍決定發動進攻的一大關鍵。而在各方勢力介入下,國際危機組織分析師哈瓦奇(Nanar Hawach)預估,接下來幾周乃至幾個月,敘利亞內戰可能會再次進入「高強度」階段。

背景:敘利亞是中東最激烈的代理人戰場之一,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以遜尼派為主的各路反抗軍為推翻什葉派阿塞德政府引爆內戰。叛軍獲得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的支持,而阿塞德政府則有俄羅斯和伊朗撐腰。

深度解析

•三足鼎立局面-在俄羅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支持下,阿塞德政府過去主要控制中部和南部大部分人口稠密地區,包括首都大馬士革和其他主要城市;東部和東北部由美國支持、庫德族領導的敘利亞民主力量(SDF)掌握,目前美國在該地區約有900名駐軍,主要防止伊斯蘭國(ISIS)復活。

北部部分地區(如阿夫林)由土耳其直接或間接控制,而伊德利卜主要由沙姆解放組織等反政府武裝把持。土耳其勢力介入敘利亞,目的是要擊潰敘利亞民主力量和人民保護部隊(YPG)這些庫德族勢力,避免庫德族人聯合土耳其境內庫德族勢力建國。

•俄國戰略焦慮-俄羅斯在敘利亞有2個主要軍事基地:赫梅敏空軍基地(Hmeimim Air Base)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Tartus Naval Base),不僅為俄羅斯軍隊提供了進入地中海的通道,也成為其在非洲行動的重要支點。近年來,俄羅斯一直尋求擴大在中東和非洲的影響力,試圖制衡美國的地區優勢。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東計畫資深研究員霍爾(Natasha Hall)分析,俄羅斯總統普亭無法承受在敘利亞失去親俄政府的後果,因為這將危及俄羅斯的空軍基地與溫水港的使用權。

哈德遜研究所中東和平與安全專家里布(Zineb Riboua)補充指出,失去敘利亞將嚴重打擊俄羅斯的戰略布局和地區影響力,其在薩赫爾地區和利比亞的許多行動都依賴敘利亞作為進入地中海跳板,「如果俄羅斯無法維持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俄羅斯總統普亭的所有計畫都會崩潰。」

•伊朗的多重目標-敘利亞也為伊朗提供了一條重要的陸上走廊,從德黑蘭延伸至巴格達、大馬士革、貝魯特,連接伊朗在地區內的代理人勢力。霍爾指出,這條路線被視為伊朗維持其代理人網絡的關鍵,「現在德黑蘭到黎巴嫩之間已經形成了一條暢通無阻的路線。」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庫克(Steven Cook)分析,敘利亞對於伊朗支持黎巴嫩真主黨至關重要,不僅提供武器運輸通道,還是伊朗指揮官與真主黨協調軍事行動的指揮中心。然而,以色列針對真主黨的軍事行動,對這條「伊朗-敘利亞-黎巴嫩」走廊造成了干擾,削弱了伊朗對真主黨的支持能力。

里布補充表示,對伊朗而言,敘利亞衝突不僅是一場代理人戰爭,更是重塑其地區角色與地位的戰略機會,「伊朗主要代理人真主黨和哈瑪斯在過去14個月與以色列的衝突中遭到重創,現在德黑蘭將敘利亞衝突視為一個契機,希望藉由更深入參與來重申影響力,同時加強對代理人的掌控,穩固其勢力網絡。」

破壞埃及核武飛彈計畫 莫薩德把納粹英雄變以色列間諜

「今天輪到誰來炸我們?」 敘利亞民眾無奈的心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會員限定】回答3道問題,輕鬆領LINE POINTS!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