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人事布局成形 掌權之外如何替接班人范斯鋪路?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就任在即,外傳台灣將向美國新政府提出一份總額高達150億美元的軍購清單,以此展現誠意及自我防衛決心,但川普買不買單及背後潛藏的預算隱憂,都將成為賴清德政府接下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看點2:
東北亞局勢因北韓頻繁發射導彈、加強與俄羅斯合作而日益複雜,美日韓如何應對俄朝之間的緊密合作?又希望從中國大陸獲得哪些支持?
看點3:
川普的內閣人事布局逐漸成形,其用人首重三大標準:年輕、鷹派、忠誠,意在鞏固掌控權的同時,也為未來繼任者鋪路。
逾4800億元展現誠意 軍購先射箭再畫靶掀質疑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在競選期間屢稱台灣應交「保護費」,甚至喊出台灣軍費應占GDP的10%,台灣的國防預算是否將大幅增長受到關注。英國《金融時報》11日報導,台灣正考慮向美國提出總價值估計超過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840億元)的大規模軍購案,其中可能包括「神盾」驅逐艦、E-2D「先進鷹眼」預警機、愛國者飛彈及F-35戰機等,藉此向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展現強化自我防衛、對抗中國大陸的決心。
報導指出,這次台灣的軍購方案由副總統蕭美琴和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負責。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對此沒有證實或否認,僅說「台美之間本來一段時間都有相關的軍事需求盤整和討論,但目前尚無新一階段的討論」。不過,國防部長顧立雄13日在立法院否認國防部提過這份清單;台灣國安高階官員也向路透表示,未向川普政府提出任何新武器交易的具體清單,但歡迎各界對強化台灣整體防衛能力提供建議。
背景(粗體):在川普第一任期內,美國批准11輪對台軍售,總額約210億美元,項目包括F-16戰機和M1艾布蘭(Abrams)主力戰車。拜登政府則17度對台軍售,最近一次為10月25日公告的「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L頻段雷達換裝案」及「非L頻段雷達換裝案」等3項軍售案,總金額約為76億9700萬美元。
深度解析
•軍購潛在隱憂-以往金融時報的消息具有一定可信度,加上府方並未否認,更提高了所謂「軍購清單」的真實性。這份清單的擬定可能是先確定金額,再編列項目,其中被點名的F-35、E-2D和神盾艦等都是台灣曾提過,但拜登政府不願出售的品項,如今再次提出,可能是希望川普政府會改變政策並予以批准。然而,軍購內容是否符合未來建軍需求,以及會不會影響國防預算安排、甚至排擠潛艦等現有國防項目,都會是問題。
•討價還價依據-如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所說,這筆軍購可能像是「頭期款」,用以展現誠意。150億美元是與美方進一步討論和談判的依據,不一定是最終交易金額,因為其中可能包含一些美國無法或不願意提供的項目,最後會以多少錢成交取決於哪些項目能夠實現。
•川普可能批准嗎-目前F-35是採多國聯合開發模式,每個國家分別供應戰機一部分零組件,如義大利負責生產鈦合金機身框架、英國負責升力風扇等,以此降低研製成本,而這些國家在開發完成後擁有優先購買權。
由於台灣並未參與其中,因此需要等各國的需求被滿足後,才可能輪到台灣。但賣不賣是美國的決定,目前把清單列出來,主要是表達我們有採購意願,若美國暫無多餘的裝備或不願意出售,問題在於他們,而不是台灣。
12套弓三飛彈交軍完畢 專家:有移動能力卻無機動戰力
美援兩難/軍隊規模按美軍建議 蔣中正拿人手短的委屈
俄朝承諾共同防禦 美日韓緊盯防東北亞衝突失控
美國總統拜登、南韓總統尹錫悅及日本首相石破茂15日在秘魯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舉行三邊會談,為自去年8月大衛營(Camp David)峰會以來首次,就北韓10月31日發射洲際彈道導彈(ICBM)等推進核武導彈開發議題,以及北韓向俄羅斯派兵導致東亞和歐洲安保環境日益嚴峻等問題展開磋商。
深度解析
•美政權交接期-去年美日韓三國領袖在大衛營峰會達成共識,未來每年至少舉行一次三邊會晤。今次三邊峰會是拜登任內最後一次,美國候任總統川普上台後還能否延續尚不可知;而日韓領導人則希望藉此會談,一來向即將卸任的拜登表達謝意,二來盼能在過境美國期間與川普見面,以爭取他繼續對日韓支持。
•關切俄朝動向-美日韓峰會聚焦北韓與日俱增的威脅,外界預期在川普上任之前,北韓很可能會不斷製造緊張局勢,藉此逼迫美國與其對話。另一方面,在北韓向俄羅斯派兵到烏克蘭參戰後,歐洲和東亞的局勢已緊密相連,據悉北韓士兵已進入庫斯克前線,與俄羅斯部隊聯合行動,準備在該地區進行反攻。
俄羅斯總統普亭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先後批准今年6月簽訂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條約內容明定雙方建立共同防禦機制,如果一方遭受武力攻擊,並處於戰爭狀態,另一方將立即動員一切可用手段提供軍事援助,意即俄羅斯未來也可能參與朝鮮半島的衝突,雙方的密切合作可能為東北亞地區帶來新安全挑戰。
•援烏立場突破-作為主要武器出口國的南韓,過去並未直接向烏克蘭運送武器,而是透過波蘭「間接提供」;但隨著北韓參戰,南韓政府已經表示將不排除武器直送烏克蘭的可能性,未來首爾當局是否會調整對烏克蘭的戰略支持,可能也是此次美日韓三邊會談的焦點議題。
在北韓問題上,中國大陸並非當事國,北京對於俄朝結盟也相當不以為然,中方說不定反而會是美日韓應對北韓威脅的一個助力。美日韓三國領導人在APEC峰會場邊,先後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除了各自的雙邊議題外,也在北韓問題上尋求共同立場。
•美中俄三角調整-相較於聯中制俄,目前看來川普更傾向聯俄抗中;但從俄羅斯的立場,未必會主動靠向美國、聯合對抗中國大陸,而是希望在此局勢下,美中雙方都能來爭取其支持,享受左右逢源的戰略優勢。
俄烏在卡達密談互亮底牌?川普當選對烏克蘭不全是壞事
北韓傳按人頭收月費「賣人」給俄 專家教美韓反制妙招
川普用人有3核心要素 意在確保政權得以穩定延續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的內閣團隊逐步成形,外交及國安人事任命尤其受矚目。消息人士透露,川普預計將提名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出任國務卿、福斯新聞主持人赫塞斯(Pete Hegseth)出任國防部長,並已邀請眾議員沃茲(Mike Waltz,又譯瓦爾茲)擔任其白宮國安顧問。
另據《華爾街日報》獨家指出,川普有意讓前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Robert Lighthizer)回鍋,擔任新政府的「貿易沙皇」,意味著可能會授權他全面監督貿易政策,包括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署。「貿易沙皇」一職無須經過參議院人事任命,賴海哲將可以在川普明年1月就職後立即落實關稅政策;不過消息人士說,川普也可能改變主意,給賴海哲財政部長、商務部長或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等職位。
深度解析
•用人標準一 年輕-在川普公布的內閣名單中,不少人年齡都在40歲左右,包括準國防部長赫塞斯、準白宮副幕僚長米勒、準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史蒂芬尼克、準司法部長蓋茲、準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等,顯示經驗和能力可能是次要考量。外界質疑川普在這些重要職位上任用政治新秀,主要是為清除所謂「深層政府」(deep state),用容易掌控、聽話的年輕人來替代現有體制內掌握決策權的高層勢力。
•用人標準二 鷹派-其次,川普選用了一批反中鷹派,任命盧比歐和沃茲擔任外交和國安兩大要職。盧比歐自2011年擔任參議員至今,是川普先前考慮副手的人選之一,抗中色彩鮮明且長期友台,在2020年先後因新疆、香港問題,兩度遭北京制裁。若人事定案,盧比歐將成首位遭中方制裁的國務卿,美中關係恐將陷入對抗漩渦。
另一抗中大將沃茲為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Green Berets)退伍軍人,曾多次前往阿富汗、中東和非洲服役,其後曾在小布希政府時期擔任國防部政策總監及反恐顧問。沃茲是國會對中最鷹派的議員之一,主張美國應將重點放在對抗中國大陸;他也是眾議院外國軍事銷售「老虎小組」的一員,曾表示美國提前協助台灣等合作夥伴與盟友武裝至關重要。在俄烏戰爭上,沃茲則曾表明美國國會無限支持烏克蘭的時代已結束,並呼籲歐洲採取更多行動,確保北約成員國的集體防禦。
•用人標準三 忠心-川普任用人才經常是以「誰對他忠誠」為考量,如其先前特地發文宣布,不會邀請前國務卿龐培歐及前駐聯合國大使海理入閣,一是由於兩人忠誠度不足,前者因投票日前夕才表態挺川普而遭川粉詬病,後者則與川普在黨內初選時競爭激烈。
更重要的是,龐培歐和海理在川普第一任內曾擔任過要職。由於川普只能再做一任,而當初范斯出線擔任副手,也被視為是川普欽點的接班人,小川普(Donald Trump Jr.)等川普身邊的年輕圈子,不希望同輩的候任副總統范斯未來出現競爭者,因此任何有意透過任官挑戰范斯地位者都會被阻。
川普新增特設委員會的設計,也是建立在忠誠的考量上,包括有意設立一個由退役高階軍官組成的「戰士委員會」(warrior board),賦予其審查三、四星將領與建議撤換不適任者的權力,而開鍘目標可能是現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將軍(CQ Brown Jr.),和部分由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提拔的人。
•疊床架屋擴權-川普經常會在部會之上再設立一個更高層的單位,直接向總統負責,且不屬於國會監督範疇,擁有極大權力。以賴海哲為例,如果他升任貿易沙皇,不僅可掌控貿易代表署和商務部,還可能一手策畫新關稅政策。
類似設置還有由馬斯克與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共同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馬斯克在競選期間曾稱將透過政府效率部門,為美國節省2兆美元,約佔3分之1以上的政府支出,如今深受川普重用,甚至在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時也在場旁聽,足見其地位及影響力,但川普是否能容忍馬斯克在他身旁保持如此高的權力仍有待觀察。
川普找馬斯克砍聯邦開支 消滅教育部等政策行得通嗎?
川普勝選功臣 首位女白宮幕僚長怎收服喜怒無常的老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推薦閱讀
討論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