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周報/烏克蘭奇襲收復大量失土 俄羅斯對北京援助不期不待?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14日通過《台灣政策法案》,但敏感內容多經刪改,顯示華府對一中紅線的焦慮猶存,不少議員也擔憂法案嚇阻力有限,反而可能加速北京進犯台灣。
看點2:俄羅斯總統普亭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克蘭戰爭後首度會面,因中國大陸現為俄國的最大貿易對象,經濟合作成此次會談重點。不過兩國之間的氛圍似乎出現微妙變化,此前不斷宣稱的「無上限夥伴關係」,在中俄勢力逐漸失衡的情況下能否繼續維持?
看點3:烏克蘭的反擊對俄羅斯士氣和軍事能力產生重大影響,俄軍現正面臨要不要從南部赫爾松調派兵力的兩難。另一方面,普亭運用能源武器、對歐洲斷供天然氣,從最近的示威和政局變化來看,似乎已開始收到成效。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