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計畫當業績 教授被迫參與的研究淘汰賽

每年此時都是大學教授申請國科會研究計畫案「放榜」的日子,國科會計畫重要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部分學校把老師們接的計畫「金額」當做業績,「承包」工程的金額多寡甚至與升等續聘連動。有學者直言,幾次拿不到國科會計畫,研究生涯大概就結束了。但經費不斷縮減,教授除了無法餵飽自己,更開不起高價留下優秀學生當研究助理。
非學術界人士應該很好奇,為什麼國科會計畫對於大學教授們如此重要?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