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點評

當文策院也淪陷 「高雄模式」將把台灣文化帶去哪?

文化部日前公布文策院董事長由次長王時思兼任,在學界掀波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化部日前公布文策院董事長由次長王時思兼任,在學界掀波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04年,台灣成立首個行政法人國家兩廳院(現隸屬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至今行政法人數量已達23個。遺憾的是,在政治私心操弄下,不少行政法人已離當年設立初衷「專業、獨立」越來越遠,甚至淪為官方規避人事與財務等監督的工具、學者口中「政府多一隻好用的手」,最新的變形是文策院。

而公務部門主導、高度介入文化治理的濫觴,正是所謂的「高雄模式」...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7/20前訂閱享優惠$880/13個月
抽韓星同款萬元行李箱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7/20前訂閱享優惠$880/13個月
抽韓星同款萬元行李箱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