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財經EP156|詐團發動AI圍攻 誇張程度超乎想像

🎧立即收聽 按下左側播放鍵↓
警示帳戶戶數越打越高,去年底已超過14萬戶,一年來暴增超過3萬戶,防詐阻詐無疑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而令人憂心之處在於詐團不但組織化,更大量運用AI技術來行詐?目前有哪些最新的手法?民眾對哪些情境要特別提高警覺?而金融業聯手運用AI來阻詐,要如何才能提高成功率?
本集白話財經特別邀請到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警察大學法學博士林書立,為聽眾一一破解詐團如何用AI行詐,以及最常見的話術。
📣本集重點
- 詐團用廉價的AI就能行詐成功,還有一整組團隊成員分別負責打電話、提供盜取、合成的照片來行詐,最常見的手法有哪些?
- 詐團用LINE的群組行詐,甚至在群組裡放假餌,如何讓被害人上當投資?
- 個資是如何被詐團取得?對詐團行詐時發揮了哪些作用?詐團在運用AI技術時,如何亂槍打鳥盜取個資?詐騙語音電話被接通之後按1或2選項各有何文章?
- 電訊技術如何幫詐團偽裝來自銀行或書店的電話號碼?加886的電話竟然有90%是海外詐騙電話?日本的打詐App已可設定全部拒接海外電話,台灣是否可仿效?
- 要如何迎戰詐團的情緒勒索?詐團最愛下手的三大類群分別為愛書的、喜歡作善事的、在網路上購物的人,為什麼呢?詐團作問卷,是想獲取哪些資訊呢?
- 現在最熱門的數位貨幣和黃金,詐團如何利用來行詐?方法各有哪些不同?詐團是如何給小惠,取得受害人信任上鉤?
- 在買黃金時,詐團是用怎樣的話術來騙受害者,讓民眾即使真的向銀行買了黃金,但最後卻仍被詐團拿走?
- 金融業聯合用AI阻詐,要如何才能增加成功率?
📣更多收聽平台
📣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