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動態

軍校摘星人數時高時低 將官晉升也有「波段行情」?

半年一次的將官晉任典禮,是以往國防部盛事,由部長替晉任官掛上新軍階,隨著總統賴清德改為在府內親自授階,畫面已成歷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半年一次的將官晉任典禮,是以往國防部盛事,由部長替晉任官掛上新軍階,隨著總統賴清德改為在府內親自授階,畫面已成歷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軍中期別文化下,上將職缺很不容易等到。但民國55年次(1966年出生)的呂坤修,為何有機會成為如今最年輕上將?

重要原因之一,是蔡政府為了讓更多人留在現役,上校由28年退伍改為30年。另也取消軍官屆齡退伍前半年就待退不占缺升官的規定,讓大家退伍前有機會敗部復活。

資深記者程嘉文從將領名單,看出軍校各屆摘星人數,以及時高時低的波段行情。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