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我記者

你給我記者EP103|撒幣催生難!少子化國安危機 政府可以做些更有用的事

婦女新知基金會提醒,全世界都知道「發津貼」不能催生,唯有做好「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才有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婦女新知基金會提醒,全世界都知道「發津貼」不能催生,唯有做好「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才有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去年台灣初估平均一位適齡女性生育率為0.87,再創新低,跟韓國有得PK!但是韓國的生育政策已有改善跡象,台灣除了大撒幣外,尚提不出更有感的政策,撒幣越撒孩子生越少,難道政府還要繼續執迷不悟嗎? 

全世界都知道「發津貼」無法有效催生,唯有做好「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才有用。至於該怎麼做?來聽聽職場媽媽心聲與國外的有用做法吧。

📣本集重點

  • 03:30:催生首重育兒支持系統,撒幣反造成遷戶口比賽。
  • 12:48:記者嘆諷刺:教人不要3C育兒,但自己也是這樣…
  • 16:34:爸媽急需「臨托」服務,政府應該設法社區化。
  • 23:02:這公司出生率可高於全國2倍,員工為何很敢生?
  • 30:25:補助凍卵、推廣未婚同居生子,也是催生好方法?
  • 46:45:南韓推「企業給休育兒假減稅」、建立友善職場。

📣更多收聽平台

推薦閱讀

六都5年花120億 新生兒數卻「少了一個鄉鎮人口」

職業婦女多於全職媽媽 職場不友善…誰敢拚下一胎?

爸爸月、懷孕貸款、企業減稅 看其他國家不撒幣催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討論數: 0
職場 韓國 減稅 生育 女性 凍卵 托育 生活

系列文章

台灣道安事故攀升,去年逾3千人因交通事故死亡,政府即便祭出修法、大執法,行穿線上機車不禮讓行人的畫面仍屢見不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EP117|台灣行人地獄怎麼救?聽南韓用「小花理論」找回安全

行人守法走斑馬線都會被撞死,去年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度破3千,為了改善「行人地獄」惡名,行政院再度通過一個名字漏漏長的綱領,洋洋灑灑提出19個方案,仔細一看,根本是早已啟動的政策,或是在民代壓力下難以推動的政策。 南韓也曾深陷行人地獄,若單從2010年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來看,每十萬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台灣達14.3人,南韓為11.1人;經過10年,南韓2021年的死亡率已降到5.26人,幾乎減半,台灣只小降至12.67人。究竟南韓做對什麼事?

依都市計畫,高雄大寮伍厝將來要建公園和道路,居民指出,伍厝身處自然環境,本來就已像公園,為何還需要公園,到底是要為誰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EP116|「自辦市地重劃」合法掠奪!官商卡位發財 誰管居民變街友?

在社區住得好好的,卻有外面的開發商闖來說社區太老舊,強迫居民出錢讓他們重新規畫,順便多建座公園,沒了房子,能拿回的只有原面積55%的地,還遠在郊野,就算賣地也買不起新屋。最荒謬的是,拆屋補償費其實都是居民自己出,這劇情看似離奇,卻一直在台灣各地上演。 幫助政府圈地利益極大化的,就是「自辦市地重劃」。這集帶大家來聽聽看,政府與開發商怎麼一步步「溫水煮青蛙」,併吞居民的地,還不用花半毛錢。

國民黨5月17日宣布徵召侯友宜(右)角逐2024總統大選,郭台銘(左)的總統夢二度失利,如何團結各方勢力是國民黨近期首要之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 EP115|國民黨徵召內幕:郭喊「給我30天」無效 朱早暗示是侯友宜

國民黨徵召侯友宜出馬角逐2024總統大選,感覺不太讓人意外,但這一個月來郭台銘積極造勢、砲打政府卡疫苗,彷彿勝券在握,是誰給了郭董錯誤的自信?今天就來還原上周517徵召前朱、侯、郭的兩場密會因果。 另外,記者也分析「藍白合」在選前不用想了,不過選後倒是有想像空間,但前提是國民黨吸不到的青年票,得先想辦法拿到手,記者提了一可與侯友宜互補的「副手人選」,可能有機會一搏,猜猜看是誰?

本報調查發現,大林蒲的空氣飄著16種致癌物及超標PM2.5,孩童吸入懸浮微粒濃度是台北3倍,傷害健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EP114|霾葬大林蒲:煙囪下的日子 50年招致16種致癌物圍城

高雄市府啟動大林蒲遷村計畫6年,9成的人都同意,但過了那麼久仍懸於半空,想搬卻搬不走。半世紀與煙囪為鄰的日子,當地空氣飄著16種致癌物及超標PM2.5,許多人更因癌症與心血管疾病死去。 遷村後的大林蒲原址,計畫改建成一座產業園區,還要引進塑橡膠原料、肥料、化學等製造業,獲利的又是誰?遷村,是為了居民,還是為了榨乾土地利益,值得想一想...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