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我記者

你給我記者 EP58|太魯閣事故周年,台鐵安全了嗎?連交通部長都不敢說…

台鐵排點「硬塞文化」行之有年,駕駛壓力很大,影響事故率、準點率。圖為台鐵七堵機務段調度中秋節加班車。圖/台鐵局提供
台鐵排點「硬塞文化」行之有年,駕駛壓力很大,影響事故率、準點率。圖為台鐵七堵機務段調度中秋節加班車。圖/台鐵局提供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去年台鐵的行車事故,比前年多了70件,行車異常比率,扣除天災後增加3%,說好的記取教訓,又成了作文比賽。

運安會的太魯閣事故最終調查報告,將在本月底出來,先來檢視一下台鐵的安全改革進度,難道「公司化」後就有救?順便問一句,你支持台鐵司機員5/1依法休假嗎?

📣本集重點

  • 03:05:太魯閣事故後台鐵仍「賭運氣」 SOP依舊放一旁

  • 08:22:春節加班車創新高 逼「學開新車的司機硬上路」

  • 14:31王國材自己也怕台鐵再出事 吃了誠實豆沙包?

  • 23:02:台鐵公司化草案 專家看很久竟「看不懂…」

  • 29:17:公司化「3盲點」 轉型公司就能獲利、變安全?

  • 35:54:太魯閣事故1.5億懲罰性賠償 又淪蘇貞昌政績?

📣更多收聽平台

台鐵

王國材

📣推薦閱讀

台鐵SOP失效、改革難回正軌 王國材只能「追著問題跑」?

台鐵公司化真能蛻變?學者批草案:看不懂改革方向

EP8|台鐵改革總是做做樣子?公司化成了政院的「佛地魔」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討論數: 1
太魯閣事故 台鐵 王國材 交通部 生活

系列文章

依都市計畫,高雄大寮伍厝將來要建公園和道路,居民指出,伍厝身處自然環境,本來就已像公園,為何還需要公園,到底是要為誰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EP116|「自辦市地重劃」合法掠奪!官商卡位發財 誰管居民變街友?

在社區住得好好的,卻有外面的開發商闖來說社區太老舊,強迫居民出錢讓他們重新規畫,順便多建座公園,沒了房子,能拿回的只有原面積55%的地,還遠在郊野,就算賣地也買不起新屋。最荒謬的是,拆屋補償費其實都是居民自己出,這劇情看似離奇,卻一直在台灣各地上演。 幫助政府圈地利益極大化的,就是「自辦市地重劃」。這集帶大家來聽聽看,政府與開發商怎麼一步步「溫水煮青蛙」,併吞居民的地,還不用花半毛錢。

國民黨5月17日宣布徵召侯友宜(右)角逐2024總統大選,郭台銘(左)的總統夢二度失利,如何團結各方勢力是國民黨近期首要之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 EP115|國民黨徵召內幕:郭喊「給我30天」無效 朱早暗示是侯友宜

國民黨徵召侯友宜出馬角逐2024總統大選,感覺不太讓人意外,但這一個月來郭台銘積極造勢、砲打政府卡疫苗,彷彿勝券在握,是誰給了郭董錯誤的自信?今天就來還原上周517徵召前朱、侯、郭的兩場密會因果。 另外,記者也分析「藍白合」在選前不用想了,不過選後倒是有想像空間,但前提是國民黨吸不到的青年票,得先想辦法拿到手,記者提了一可與侯友宜互補的「副手人選」,可能有機會一搏,猜猜看是誰?

本報調查發現,大林蒲的空氣飄著16種致癌物及超標PM2.5,孩童吸入懸浮微粒濃度是台北3倍,傷害健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EP114|霾葬大林蒲:煙囪下的日子 50年招致16種致癌物圍城

高雄市府啟動大林蒲遷村計畫6年,9成的人都同意,但過了那麼久仍懸於半空,想搬卻搬不走。半世紀與煙囪為鄰的日子,當地空氣飄著16種致癌物及超標PM2.5,許多人更因癌症與心血管疾病死去。 遷村後的大林蒲原址,計畫改建成一座產業園區,還要引進塑橡膠原料、肥料、化學等製造業,獲利的又是誰?遷村,是為了居民,還是為了榨乾土地利益,值得想一想...

台電與經濟部長王美花稱啟動「需量競價」措施是買保險,不是缺電。因此,應公開歷年啟動的次數與金額,供大眾檢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EP113|要證明不缺電 台電請公開「需量競價」次數、金額

台電在核二除役後,1個月內啟動2次「需量競價」,用最高每度10元的高價向民間買電,台電與經濟部長仍宣稱只是「買保險」,不是缺電。不過近年來竹科與附近居民應該很有感,廠區不時集體傳出陣陣黑煙,是科技廠們自己用柴油發電,大概就不言而喻某些事了吧... 聯合報最新總統大選民調,居然高達44%的選民,不支持蔡總統「2025非核家園」政策,只有33%支持,連綠營基本盤也沒有完全埋單,那麼,郭台銘近期拋出的「一縣市一小核電廠」可行嗎?台灣還有發展核電的空間?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