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密

核武幻滅/台美曾祕密計畫攻中共核武設施 卻胎死腹中

1960年代「奇龍計畫」飛行組員何祚明曾在空軍刊物解密當年執行任務過程,搭美軍C-130自泰國基地起飛後,進入大陸西北地區。圖為我國空軍C-130運輸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960年代「奇龍計畫」飛行組員何祚明曾在空軍刊物解密當年執行任務過程,搭美軍C-130自泰國基地起飛後,進入大陸西北地區。圖為我國空軍C-130運輸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核武祕密研發的同時,1960年代台美合作透過中情局(CIA)「快刀計畫」發現多項大陸核武研發設施。中情局列出5個攻擊目標,其中包頭核設施列名第一。蔣經國說,中華民國願盡最大力量,予以各項可能之支援,並達成之。

資深記者高凌雲透過解密資料了解到,為何包頭「氣冷式煉鈽廠」是首要目標。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前總統李登輝1988年1月13日繼任中華民國總統前,完全不知道台灣有研發核武機密計畫。圖為李登輝2004年舉行「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新書發表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核武幻滅/台研發核武難逃美監控 李登輝繼任總統才知

蔣經國生前沒讓李登輝知道台灣核武研發計畫。李登輝知道台灣有核武的同時,也被迫停止核武研發。美國中情局(CIA)間諜潛伏中科院竊取台灣核武情報,直接導致台灣停止核武研發。 資深記者高凌雲從中情局與國務院的解密檔案,精彩描寫台灣核武研發歷史,以及中美間如何因台灣核武計畫而互動和博弈。CIA在台灣不但掌握核武研發進度,美國也不同意將台灣納入核子保護,台灣被迫瞞著美國重新研發核武,但依舊逃不過美國監控。

張憲義一家人是在美東時間1988年1月12日抵達華府,由CIA接走,地球的另一端台灣,蔣經國總統在台北時間1月13日病逝。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核武幻滅/揭中科院張憲義叛逃洩密始末 蔣經國同日過世

中科院上校張憲義手持中央情報局(CIA)的偽造護照出境,境管單位未能辨識張憲義用假名,持假護照出境赴香港轉西雅圖。就在張憲義抵達華府並由CIA接走時,地球另一端台灣,蔣經國總統在台北時間1月13日病逝。 資深記者高凌雲根據郝柏村的八年總長日記及其他史料,以系列文章還原張憲義叛逃的過程及效應。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