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原民弦樂團「親愛愛樂」築夢 把廢墟變成音樂園地

國內首支原住民弦樂團「親愛愛樂」每個周末在台鐵竹東車站東側園區有音樂藝文表演。圖/親愛愛樂提供
國內首支原住民弦樂團「親愛愛樂」每個周末在台鐵竹東車站東側園區有音樂藝文表演。圖/親愛愛樂提供

「孩子有築夢的權利。」17年前在親愛國小任教的夫妻檔教師王子建和陳珮文,自費買琴教孩子,開啟這段音樂逐夢故事,成立國內首支原住民弦樂團「親愛愛樂」,2017年曾在維也納奪得世界青少年音樂大賽冠軍,為台灣爭光,這些年拉拔上百名原住民孩子,全額支付生活費和學費。夫妻倆接著也到中興新村創設親愛愛樂實驗學校,栽培原民孩子們的音樂夢想。

如今,親愛愛樂下山了,對資源拮据的親愛愛樂來說,要找到能團練、表演場地,又能解決住宿的場域不容易,在竹東舊宿舍第16次流標後,他們標下這塊被在地人戲稱「廢墟」的園區,漏水、髒亂、流浪漢成標地,他們的進駐讓在地音樂復甦,親愛愛樂如何在廢墟中築夢?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親愛愛樂多年來拉拔了上百名原住民孩子,全額支付生活費和學費,並持續支持他們進入國高中和大學。圖/親愛愛樂提供

一把小提琴的奇蹟 親愛愛樂孩子從音樂中找到人生舞台

親愛國小老師王子建和陳珮文夫妻,攜手在南投仁愛鄉親愛村,為原民孩子們開啟了音樂教育的篇章,他們也被孩子們稱為「阿爸、阿母」,這裡是他們人生第二個家。最初,他們僅憑一把小提琴,從零開始教授幾位學生。多年後,親愛愛樂弦樂團已成為台灣第一支原住民弦樂團,讓這個偏鄉村落因音樂而煥發新生。他們開啟原民國中生的實驗學制,如今已有50位學生就讀過音樂系,今年9月將於竹東成立實驗國小。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