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大甲媽來了/老信仰年輕化 遶境苦行如何成文化流行?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4月4日晚間起駕,學者與廟方估算,大甲媽的信仰者中,40歲以下年輕人約占三至四成。記者黃仲裕/攝影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4月4日晚間起駕,學者與廟方估算,大甲媽的信仰者中,40歲以下年輕人約占三至四成。記者黃仲裕/攝影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4月4日晚間起駕,傳承300多年的古老信仰,信徒卻愈來愈年輕。學者與廟方估算,大甲媽的信仰者中,40歲以下年輕人約占三至四成,在傳統宮廟中成功年輕化。每年遶境保守估計超過百萬人參與,其中不乏年輕面孔。

除了世代傳承,廟方刻意打造年輕品牌,如何讓老信仰打中年輕人的心?如何讓傳統信仰成為新時尚?聯合報數位版帶讀者一探究竟。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大甲媽遶境途中若暫厝,會將摺疊好的壓轎金擺在長凳上讓媽祖鑾轎停放。圖為2023年大甲媽遶境駐駕西螺福興宮,信徒爭相換壓轎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甲媽來了/搶手壓轎金年年限量 志工日夜摺出10萬份

大甲媽遶境,除了掀百萬人隨行,也有許多熱門「神物」,其中,不少人爭相索取媽祖鑾轎停放時的「壓轎金」為自己或親友祈福、趨吉避凶。以大甲鎮瀾宮為例,今年10萬份壓轎金,是由一群為數僅20多人的志工婦女趕工一個月摺出來的。不少關於壓轎金的故事在信眾間流傳,讓壓轎金炙手可熱,甚至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有時也得出手幫忙摺。且這壓轎金可不是隨便摺,規矩可不少。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