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樹葬多出近百倍 台灣四面環海為何海葬不普及?

海葬是環保自然葬的一種,往生後骨灰灑向大海。圖/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海葬是環保自然葬的一種,往生後骨灰灑向大海。圖/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知名作家瓊瑤、藝人大S逝世後,再度帶動環保葬話題。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樹葬3.2萬人是海葬332人近百倍,海葬數量不如樹葬,即便台灣四面環海,目前也僅六成縣市開辦海葬。為何都屬環保葬,但海葬推行24年,人數卻始終不見成長?聯合報數位版專訪殯葬專家分析,法規限制是一大原因…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海葬在台灣推廣多年仍不盛行,申請者多是依循先人遺願。圖/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海葬難追思家屬卻步 船員父託夢女兒堅持骨灰灑大海

海葬跟樹葬、花葬都是回歸大自然的環保葬,但海葬推廣多年仍不盛行,申請者多是依循先人遺願。曾有一名退休女教師的父親是船員,生前希望海葬,但禮儀業者勸說改為火葬,日後才能追思,沒想到家屬夢見父親不諒解,最後決定尊重其亡父遺願,將已安厝進塔的骨灰請出,重新撒向大海。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