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詐欺財損真實數字高12倍 警壓力下「美化數據」內幕

警方長期未落實填輸刑案紀錄表,刑事局長周幼偉去年8月30日在局說明刑紀表變革。圖/刑事局提供
警方長期未落實填輸刑案紀錄表,刑事局長周幼偉去年8月30日在局說明刑紀表變革。圖/刑事局提供

警察承受刑案發生及破獲壓力,為美化數據,長期未落實填輸刑案紀錄表,導致統計失真。據了解,前年刑紀表詐欺案財損89億元,但根據受理報案上傳的165反詐騙系統平台,「真實」財損高達1074億元,相差12倍。

警政署去年9月起推動重大變革,要求落實填輸刑紀表,詐欺件數、財損暴增,引發外界批評打詐不力;但警界支持改革,認為數據失真對治安不利,勇於面對「真相」才是正確之道。官警說,多年來政府高層重視治安數據,警方壓力沉重,吃案、匿報操作數字遊戲是「不能說的秘密」,形成歷史共業。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