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照顧失智靠全村的力量 屏安村用AI確保長輩安全且自由

屏東「屏安村」快意生活,長輩們在文康中心由專人帶領下,開心進行身體律動遊戲。記者劉學聖/攝影
屏東「屏安村」快意生活,長輩們在文康中心由專人帶領下,開心進行身體律動遊戲。記者劉學聖/攝影

全台失智症人口已經突破30萬人,造成失智照顧量能愈來愈沉重,而如今全球的失智照護都走向「社區化」,社區互助更是一大理想目標,例如日本、瑞典等國陸續建構失智友善社區,其實台灣也不例外。

打破照顧圍籬的「屏安村」,就是台灣第一處採取開放式照顧高齡及失智長者的環境,靠著整合社區多元資源,甚至透過科技,例如具有藍牙技術的「屏安福」,形成強大的支持網絡,提供失智症患者持續的照顧。究竟他們具體是如何讓居民打破迷思,與失智長輩共存的呢?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4周年優惠】10/31前訂閱年方案
999純金、GARMIN智慧錶、Switch等你抽!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4周年優惠】10/31前訂閱年方案
999純金、GARMIN智慧錶、Switch等你抽!

系列文章

獨老、孤老近年成熱議話題,台灣獨居戶數近10年快速成長,其中獨居老人又占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23.3%。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獨居老人出事才知已失智 從日本、歐洲看怎降低孤獨死

在台灣獨居已經愈來愈普遍,獨居戶數在近10年快速成長,其中獨居老人就占了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23.3%。許多長者初期獨居時,身體狀況良好,直到健康逐漸出現狀況,加上對失智病識感不高,常常在出事後,才被發現是「獨居失智」的患者。 而不只是長者,現在就連許多單身年輕人也開始崇尚獨居生活,不婚不生讓獨居年輕化,卻同時埋下獨居隱憂。為此,世界各國都開始意識到具有風險,現階段雖大多僅針對65歲以上高齡者做關懷訪視,但漸漸地,年輕人的獨居課題也引發關注,避免年輕獨居者提早面臨獨居風險,各國皆在想方設法改善現況。...

國際間如今陸續研發出「阿茲海默症藥物」,但清一色都僅適用極早期或早期患者,如何早期揪出失智症,成為目前的首要議題。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我都可能成失智照顧者 該如何提早發現長輩是否罹病

家人總是忘東忘西、重複詢問問題,起初以為是家人老了,卻沒想到家人開始懷疑自己的東西被藏起來、被偷走,帶家人到醫院診斷才發現罹患失智症,未來失智症患者會愈來愈多,你我都可能成為失智照顧者,如何察覺失智症,如何及早發現家人罹病,有哪些資源可以使用?聯合報一次整理相關資訊教你如何準備。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