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掃描

融資放款亂象多 立專法能有效嚇阻不肖業者與詐團勾結

金管會宣布金保法修正案,首波12家融資租賃公司將成為金融服務業納管,但對於是否提出專法,仍持保留意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管會宣布金保法修正案,首波12家融資租賃公司將成為金融服務業納管,但對於是否提出專法,仍持保留意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曾爆發卡債風暴,但近年來這類消費者債務危機其實已變形,以前是有資金需求的民眾積欠銀行卡債,現在的新型債務則是以融資公司的中古車貸、手機貸,其他商品貸為主。

根據本報調查,除了迄今還有許多受害人向法扶基金會或其他社福機構求救之外,根據統計數據發現,卡債族在無法向銀行繼續取得借款後,轉向融資公司借中古車貸、商品貸的案例持續增加,且不少人因還不了債而出面求救,然金管會迄今並未提出融資公司法的專法,難以對不肖業者產生嚇阻,壓制這些團體與詐團勾結、欺壓借款民眾的歪風…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獨家預售】6/22前訂閱合購方案
抽故宮精品 蘇東坡《寒食帖》墨跡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獨家預售】6/22前訂閱合購方案
抽故宮精品 蘇東坡《寒食帖》墨跡

系列文章

現今社會房價高、租金也貴,不少人面對生活的壓力,希望早點獲得成功。有些年輕人就跑去找融資公司,掉入不肖業者的陷阱。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蘇健忠/攝影

「假買賣、真融資」借款名目多 輕易借到錢卻後患無窮

不少人因為生活花費入不敷出,選擇向融資公司借款,卻不慎掉入「以債養債」陷阱,還有人因為陷入無止盡的增貸、轉貸、再貸循環過程,繼續找代辦公司借錢來填補資金缺口,導致債務「愈補愈大洞」,甚至成為不肖業者眼中詐騙的肥羊,利益嚴重受損,受害有口難言…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