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鏡頭

投打成績、受傷機率都能預測 棒球導入AI帶來哪些可能

AI模擬投打對決的模型甚至可預測從未發生的比賽情境,例如分析某位打者過去面對類似投手的表現,以推測他如何對付新對手。圖為去年12強賽,林立(右)與陳傑憲(左)、彭政閔(中)討論情蒐。 圖/擷自世界十二強棒球錦標賽
AI模擬投打對決的模型甚至可預測從未發生的比賽情境,例如分析某位打者過去面對類似投手的表現,以推測他如何對付新對手。圖為去年12強賽,林立(右)與陳傑憲(左)、彭政閔(中)討論情蒐。 圖/擷自世界十二強棒球錦標賽

想像一下,如果一支棒球隊擁有一位預言家,能準確預測某位打者在未來1年、3年甚至10年間的安打數,或是某位投手會失多少分,那麼這支球隊將擁有巨大的競爭優勢。現實中,當然沒有這樣的預言家,但人工智慧正逐步扮演這樣的角色。它們不需要水晶球,只要透過分析龐大的歷史數據,找出隱藏的數學規律,就能預測未來表現。AI模型正引領「魔球」進入2.0時代。這場數據革命不僅影響美國職棒,也可能顛覆世界棒球經典賽等重要國際賽事的情蒐與戰略布局。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5/25前訂閱優惠749/年
再抽萬元Brother旗艦版標籤機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5/25前訂閱優惠749/年
再抽萬元Brother旗艦版標籤機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