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天眼時代來臨 為抓犯人你願意犧牲隱私嗎?

利用無人機、智慧頭盔和機器人等科技協助執法,現代警察越來越像「機器戰警」,但社會準備好接受了嗎?
爭議中的「科技偵查法」還在草案階段,警用無人機隊已開始支援偵辦刑案等公務;此外,透過雲端智慧辨識,被稱為智慧戰警頭盔的「警蜂動態影像蒐集及辨識系統1.0」,讓員警戴安全帽巡邏即可立即辨別贓車、高風險車牌,最快明年初上路,未來還可運用在抓通緝犯。
智慧科技固然讓執法變得容易許多,但也引發不少擔憂,有人擔心隱私問題,「若警方大量使用時,會有種在哪都被人監視的感覺」;也有議員質疑涉及個資,資安保護能否做到位,「再厲害的防火牆也有被攻破的可能」。
對於警方利用智慧科技輔助執法,你覺得:
- A. 贊成,利大於弊,為了治安可以犧牲一點隱私。
- B. 反對,智慧科技會不會被濫用,民眾無法監督。
有學者認為,只要警方都在公共空間使用,就不會有涉及隱私權的問題。不過,法界也有對此看法持保留態度的聲音。身為市民的你,怎麼看待這樣的「未來機器戰警」呢?
你也可以看:
【戰警來了/上】警用無人機隊相繼上路 偵防同時如何保障民眾隱私?【戰警來了/中】智慧頭盔秒辨認車牌 新北先有「警蜂」穿梭抓贓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