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國人擔任中共黨政軍職爭議纏訟3年未果 凸顯法制沒跟上

陸委會日前調查轉貼「台灣必歸」等涉台立場圖卡藝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日前調查轉貼「台灣必歸」等涉台立場圖卡藝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大動作要查兩岸交流異常,揪出破壞國家安全與利益的中共同路人,落實到第一線執行,陸委會作為兩岸條例的主管機關,卻只是協調者。據了解,分案後的查處和裁罰,不少部會都還在跟陸委會「釐清權責」;就算是已經做出行政裁罰的案例,也有部分進入司法爭訟階段,法官見解不一。從法條到實務現場,再到保障國家安全,知情人士稱,賴的方向很明確,但法制沒跟上。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7/20前訂閱享優惠$880/13個月
抽韓星同款萬元行李箱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7/20前訂閱享優惠$880/13個月
抽韓星同款萬元行李箱

系列文章

賴清德總統就職周年前夕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發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等因應統戰威脅等17項策略。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賴政府查兩岸交流違法 「各機關沒想當黑臉」查處牛步

國人赴陸擔任黨政軍職要罰,唱和中共要罰、與大陸涉台機構任何形式的合作要罰,不過似乎雷聲大雨點小,查處實際上呈現「牛步化」。政府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1條查處,但近10年來,裁罰總數僅17案,每年不到2案;知情人士指出,除了執行和認定上有困難,明文規範的「合作行為」難認定,主要還是陸委會收案後,交給各該主管機關去執行,但其實各主管機關「沒有人想當黑臉」。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