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怎逃難故宮最懂 數十載獨門密技挑「藏寶洞」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身為烏克蘭最大美術館的利沃夫國家博物館為防止館藏遭戰火波及,動員打包約1.2萬件文物準備撤離,但迄今尚未找到安全地方存放。故宮院長吳密察昨赴立院進行業務報告,多位立委詢問,一旦發生戰爭,故宮有無打包文物撤離、找到安全儲放地點的SOP。吳密察坦承故宮來台後未進行戰爭演練,而受限於溫濕、光照等限制,戰爭期間文物的避難所比難民的避難所更難找,「我腦海中沒有那樣的地方」。
推薦閱讀
評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評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