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難溝通的後遺症? 民進黨立委「反映民意」卻變「派系治國」標籤

民進黨英系、正國會頻繁透過集體發聲模式,對行政院進行政策建議,包括振興五倍券政策大轉彎、指揮中心將18至22歲納入BNT疫苗優先施打順序,都與黨內派系強勢運作有關。派系串連雖是「反映民意」,但也讓民進黨被貼上「派系治國」的標籤,黨內人士直指,這就是行政、立法長期溝通不良留下的「後遺症」。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