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野溪工程評比淪「攝影大賽」?不看生態指標 卻拍野生動物博高分

今年初台東海端野溪(圖)整治引爆爭議,水保局台東分局先斥資600萬元,將自然野溪整成「三面光」,再花20萬元把溪底的水泥打掉。記者尤聰光/翻攝
今年初台東海端野溪(圖)整治引爆爭議,水保局台東分局先斥資600萬元,將自然野溪整成「三面光」,再花20萬元把溪底的水泥打掉。記者尤聰光/翻攝

全台灣山林野溪整治工程「水泥化」爭議不斷。本報調查,有工程界「奧斯卡獎」之稱的行政院公共工程會「金質獎」,評分指標、評審委員長期偏重工程,生態指標不足,是野溪整治工程水泥化的關鍵因素之一。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討論數: 0
生態保育 農委會 農業 政治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