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風城變空城?選戰升溫下,新竹市正副市長林智堅、沈慧虹雙辭成了近來最熱門的政治話題之一,藍綠白三黨,為了「落跑」、「寄生」吵成一團。 讓新竹市長林智堅轉戰桃園市長,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找來隔壁縣市的政治明星,當然是著眼於贏的策略,畢竟對手國民黨派出閣揆級張善政參選,民進黨氣勢自然不能矮人一截,加上桃園市長鄭文燦的政治實力,空降林智堅似也是言之成理的選擇。
民進黨政府若是對自己執政有信心,又何必懼怕新北市長侯友宜在年底選舉刮起一陣旋風? 上一次地方選舉,國民黨贏得多數縣市首長,當年,北中南的「漢子、燕子、禿子」連線,帶動藍營氣勢,也讓民進黨從2016年取得中央執政權以來,面臨首度大挫敗。 如今,四年過去了,高雄市長經過罷免和補選後,藍天又變綠地,至於台中市長盧秀燕部分,民進黨陣營原本沒人想和她對陣,但歷經公投、台中立委補選後,盧秀燕的聲勢已不如前兩年,目前唯一民調始終排在前段班的只剩下侯友宜。
電價調漲方案昨天拍板,針對用電大戶、平均用電超過1000度住宅調漲,平均漲幅為8.4%,工業用電大戶更是高達15%,讓學者都說出手實在太重了,在國內外經濟前景不佳的情況下,廠商將面臨內外夾擊,必將帶動新一波的通膨及物價。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說,是疫情與俄烏戰爭讓發電成本翻倍成長,使台電負擔沉重。但蔡政府不敢告訴全民的是,電價大漲真正關鍵原因不是疫情也不是戰爭,而是民進黨死抱著的神主牌。...
瑞士期刊認證高端疫苗保護力有84%的事件,真相浮出檯面,極有可能是烏龍一場,所謂的研究者,是把高端疫苗的抗體下降比例,當成了保護力。這一波操作,讓高端股票大漲。這則烏龍研究,恰好是高端現金增資公開收購開始的時間點。回顧過往,不免令人質疑,為何高端相關爭議的利多,總發生在關鍵時間點?高端究竟是以做疫苗為本業,還是以炒股為職志?
民進黨越來越像被寵壞的執政黨,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無視人民的憤怒,民間有人嘲諷昔日的民主進步黨,變成今日「面子(台語發音近似民主)」進步黨,執政黨眼中,顧全面子比什麼都重要。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今天要審查電價調整方案,在會議登場前,經濟部長王美花等官員已先後對外釋放出要調漲電價的風向,由於我國已四年沒調整電價,此次電價調整影響重大,不論今天政府的決定為何,對產業與民生而言,今年都是一個最糟的調整電價時機。
中國大陸禁止台灣石斑魚輸入,理由是使用禁用藥物,兩個星期過去,除了對兩艘活魚運搬船業者開罰外,至今只會不斷跳針地說都是大陸的錯,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甚至講出借牌跟品質安全是兩件事的荒謬言論,其實借牌與品質安全都指向同一件事,就是農委會力推的產銷履歷標章制度,牌的本質就等同於石斑魚的履歷標章,代表產品有更高的安全標準,如果這是兩件事,那產銷履歷制度乾脆直接廢了算了。
某些美國學者害怕美軍使用傳統武器打不過中共軍隊,必須動用核彈攻擊大陸的軍事目標,這樣便能挽救台灣,但這到底是救台灣,還是挽救美國人尊貴的面子?冷戰結束30年,纏擾人類世界多年的核戰夢靨,原本逐漸散去,但隨著美國擔心霸權地位流失,又再次出現在美國學者狂妄想像當中,美國學者找盡理由,讓美國可以在台海扔擲核彈,已然對人類世界的未來和平存續帶來了陰影。
當屏東縣長潘孟安直接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開砲,不知陳吉仲是否還能穩坐這個官位?或是陳吉仲自認是蔡英文總統的愛將,照樣有恃無恐?
中共發布一則人事訊息,今年6月23日浙江省委換屆完成,袁家軍續任省委書記。這看似十分平凡的簡訊,卻蘊含了一個十分弔詭的政治哲學上的矛盾;袁家軍曾經是中共太空事業的領航人,從航空航天部五院的501部幹起,然後成為神舟1號太空船的副總指揮,再成為改組後的中國航天集團五院院長兼神舟2到5號太空船總指揮,而神舟5號正是第一次將太空人楊利偉送上太空的中國太空船。這個人,如今當上了一個大省的第一舵手。
地方政府在氣候治理上開始有了些進展,台北市議會22日三讀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成為全國第一部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及路徑入法的地方自治法規。高雄市長陳其邁20日也公布2050年城市淨零路徑及策略,並火速催生「高雄市淨零城市管理自治條例」草案,引來產業界雜音;只不過,陳其邁剛火速為台積電到高雄設廠排除障礙,如今旋即轉身高喊淨零,難道不怕「漂綠(宣示對環保付出實際上卻反其道而行)」汙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