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法

書法家杜忠誥常說自己是發「1949國難財」的讀書人,國家民族不幸,卻成了台灣子弟、他之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他鄉故鄉/繼往開來——由書法入道 杜忠誥參透漢字前世今生

杜老師常說自己是發「1949國難財」的讀書人,國家民族不幸,卻成了台灣子弟、他之幸,這些大師自河南、江蘇、河北、湖南、安徽、山東、浙江等各省避難來台,齊聚在這個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小島,文化人才密度之高,千年難遇。他們一起拉拔了這個在糞土堆、吃地瓜長大的孩子,而這小子有「打死不放棄」的特質,他們當年就知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下一個站在浪尖的是他。 王壯老在替杜老師第一本創作集《管晏列傳篆書冊》作跋時,以王世貞論書法「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的功(後天努力)、性(先天才情)、神(作品靈氣)來評析杜老師作品,說他「筆禿千管,紙費萬番,誰能謂其無功無實?殫力如此,非有至性,又孰能致之?然則於『生』字云何?答曰『生』字亦不弱也」,壯老最後用了「可畏哉」三字,送給當時34歲的杜忠誥。這些前輩都知道這個年輕人將來必成大書法家。 杜忠誥後來不僅僅是一個書法家。

杜忠誥(右)一生恩師無數,這些書畫名家、國學大師對勤懇篤實的他無不傾囊相授。圖為他與南懷瑾(左)在香港南先生寓所合影。圖/養龢齋提供 生活

他鄉故鄉/相濡以墨——一生伯樂無數 杜忠誥的書道師友傳奇

總說「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但這要等最壞的時刻過去才知道。杜忠誥,一個在糞土堆長大的台灣鄉下孩子,上學便當裡經常只有地瓜,他怎能有機會受教於一群自大陸各地來台的大師,讓他變成書法家、國學家?南腔北調,他和他們怎麼相遇、如何相濡以「墨」?而這窮孩子怎麼付得起大師學費? 他總是遇到貴人,一生恩師無數,那是因為他的勤(不間斷)、精(不粗疏)、進(日新又新)感動了他們,在那個苦難的時代,他們在他小小的身影上看到一股奮力向上的「不甘心」。

各級民代及公職人員送出的輓聯,經常掛滿告別式的場合。圖/讀者提供 生活

輓聯其實有4色 民代「手作」博感情 官愈大愈要掛出來

喪禮過去常見掛滿各級民代致贈「輓聯」,政府推行輓聯電子化後,可電腦選字,方便又環保,一樣莊嚴、隆重,喪家請託民代寫的實體輓聯少很多,但仍有喪家偏好實體,官位愈大、位居要職最受歡迎,有些民代堅持請書法老師寫、有些自己揮毫,表達對亡者及家屬的最大敬意。

焦點

【聯合七十】致敬70位許願人 7大張報衣獻給忠實讀者

聯合報適逢七十周年,我們連續七天在頭版以「報衣」的風格,報導七十個許願人永續台灣、生生不息的故事,連續七天「報衣」,不僅是國內傳統媒體的創舉,也是寫下全球華文報紙歷史性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