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年味憶習俗

親子之間在使用壓歲錢時,經常產生衝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紅包理財課/該幫孩子保管壓歲錢嗎?聰明父母讓小錢變金庫 給孩子投資自己

「給我保管,長大再給你」?大家小時候是否有壓歲錢直接被家長收走,存起來的經驗?如今作為父母,是否也是比照辦理?親子之間在使用壓歲錢時,經常產生衝突,因為孩子會說:「那是我的!」有些家長會讓小錢變成孩子的小金庫,有些家長則認為,小孩的紅包是小孩自己的資產,雖然小朋友的零用錢或是一般的花費都來自於父母,「但小孩的紅包不必然就是父母資產大水庫的一部分。」

理財專家建議,先幫孩子開專戶存壓歲錢,存到一定金額,可考慮基金定期定額,孩子若臨青少年期,可以參與管理帳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紅包理財課/開壓歲錢專戶存基金 陪孩子學操盤和聰明消費

一名國小教師分享,曾有孩子在課堂上學到關於紅包的運用與管理,回家後跟爸媽爭執紅包所有權,爸媽反認為學校老師過度干涉。越來越多孩子將「紅包」視為長輩的「贈與」,但如何合理的處置,親子需要有共識,可與孩子討論「合理的額度」交由孩子處分,家長藉此觀察孩子金錢支出是建立在「需要」還是「想要」?理財專家建議,先幫孩子開專戶存壓歲錢,存到一定金額,可考慮基金定期定額,孩子若臨青少年期,可以參與管理帳戶。

2023年聯合報數位版攜手聯經出版策劃「過年不怕書」,推薦五本不同領域的精選好書,陪伴讀者度過充實假期。圖/Pexels 生活

過年不怕書/春節話題不踩雷 精選書單讓你跟上世界

出版是一個走在時代浪頭的產業,書本需要適時回應大眾所關心的議題。回顧2022年,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認為,去年全球出版業首要面對的是後疫情時代下的通膨危機,原物料、紙價上漲帶動書價調升,但整體出版量並未因此減少。受俄烏戰爭影響,台灣讀者更加關注探討國際政治、地緣政治、軍事國防議題的書籍;展望2023年,涂豐恩推薦五本橫跨全球產業布局、金融市場、當代社會議題、飲食文化的精選好書,陪伴讀者度過充實年節。

農曆春節一般說是團聚日子,但許多人深感辛苦。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春節洗碗洗到指紋都沒了...五六七年級女性處境大不同

近來一齣火鍋料廣告描述年輕媳婦和公婆在除夕中午圍爐,公婆還貼心準備媳婦晚上回娘家圍爐好料,讓媳婦感動不已。廣告引發五六七年級女性不同回憶,有的想起早年得洗各場年聚的碗,洗到指紋都沒了;有的想除夕輪流到娘家過年,婆家卻不諒解。

佛跳牆是無論香港還是台灣,年夜飯中受歡迎的湯品。圖/台北萬豪提供 生活

萬豪總主廚最難忘年菜「佛跳牆」 港台作法殊途但人情同歸

小時候在福建東山,年夜飯桌上有一鍋排骨湯;舉家遷往香港進入餐飲業,酒樓年夜飯桌上佛跳牆的鮑參翅肚讓人目眩神馳。20出頭歲來台灣發展,在飯店裡做年菜一做快30年。台北萬豪酒店中餐總主廚高鋼輝總想著替每年年菜添些變化,但也不忘在其中留些溫暖。 米糕或糯米飯是台灣年夜飯的必須。廣式的臘味飯、台式的紅蟳米糕,過年期間餐桌上縱使大魚大肉,但也如一般宴席,最後要有米飯類主食填肚子。

拜年時稍加注意禮儀,不但能傳達祝福心意,也可以使你的新年運勢、人緣更加分喔。圖/圖倪 生活

年味三憶/陳麗卿│拜年走春 這廂有禮了

近年來,大家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到親友家拜年,也比較不拘禮節了。但是,拜年其實是一份祝福的心意,拜年時稍加注意禮儀,不但能傳達祝福心意,也可以使你的新年運勢、人緣更加分喔!

每到北風吹起的季節,就是該製作臘味的時候了。圖/達姆 生活

年味三憶/梁瓊白│臘月

小時候的眷村,只要有哪家開始把臘味掛出來曬太陽了,不久便一家家都陸續登場,在那個不太富裕的年代,能製作點臘味掛在院子裡招搖,還是有著小小的滿足。不管外觀如何、味道如何都有自家人捧場,那年頭沒有不好吃的東西,也沒有吃不完的食物…

每到農曆新年,孩子最期待的就是領壓歲錢的時刻,有些家長會代為保管,做為子女未來教育之用。圖/北富銀提供 財經

「紅包幫你存起來」處理孩子壓歲錢 考驗家長理財力

農曆春節期間,孩子最期待的莫過於領到壓歲錢,父母則常常在兩者間掙扎,該將紅包錢讓孩子自行運用呢?還是父母收起來作為子女未來的教育基金?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其實都考驗父母的「理財觀」。如果是要交由孩子運用,這時是與孩子「聊錢」的最好時機,教孩子分辨想要與需要、如何儲蓄、記帳等;若是由父母「代管」存起來當教育基金,就更考驗著父母對於金融市場的敏感度。

母親掌廚的年代,台灣當時社會經濟,還是農業手工業時代,過得簡樸,吃得簡單,別有滋味。圖/蔣勳提供 生活

味蕾記憶/蔣勳│母親的菜

母親大概戰亂一處一處跑,學各地料理,光是麵食有很多變化。有一種「旗花麵」,是擀好麵片後,用刀切成小塊菱形。我喜歡看母親用大刀切麵皮,疊好的麵皮,一層一層,大刀斜切縱切,一散開來,全是一片片整齊菱形,指頭大小,好像雕花也像剪紙……

台灣家庭結構逐漸改變,傳統過年習俗也逐漸鬆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過年不是非要照習俗規定 大家都開心才能過好年

年假結束,不論已婚未婚、男性女性、大齡青春,或各種族群、國籍、性向、身分差異,都用自己的方式過好年。台灣家庭結構逐漸改變,彼此相互體諒,鬆綁傳統過年習俗,不用刻板要求,是大家都能更開心過年緣由。

近年隨家庭結構改變、外食盛行,許多家庭除夕都會訂餐廳、外帶年菜,越來越多夫妻會雙方家庭一起吃年夜飯,或是輪流到夫家、娘家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女性真心話】除夕回娘家行不行 3種模式平息紛爭也讓兩家人更熱鬧

台灣女性婚後除夕傳統上在夫家吃年夜飯,民俗禁忌甚至禁止女性除夕回娘家。近年隨著家庭結構改變、習俗鬆綁,越來越多夫妻打破傳統作法。有些會雙方家庭一起吃年夜飯,或是輪流到夫家、娘家吃,和父母住同縣市的女性則會在早上或年夜飯後回娘家,希望讓原生家庭熱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