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有一群禮儀師專門替遺體化妝,讓祂們能體面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48歲的翁綵霞從業21年,從辦公室小妹轉職為遺體化妝師,一名化妝師每年處理4000人,翁至今服務逾8萬亡者,旁人看來有些忌諱的工作,她卻充滿熱情,堅信是自己的使命。
不僅攸關納稅錢怎麼花,也與台鐵安全性緊緊相連。日前立委爆料一起台鐵耗資4.8億更新的平交道遮斷機(升降桿)頻繁異常,威脅用路人及乘客安全,而台鐵則強調「運作正常」。本報實際前往第一起遮斷機異常的現場—台鐵花蓮港支線調查發現,這根本就是台鐵招標順序先後顛倒所致。然而,這只是國內眾多採購案中的冰山一角。...
台灣深陷「行人地獄」汙名,至今仍難擺脫泥沼,交通部雖新增「行人優先區」的標誌,反遭各方批評不遵守「維也納交通公約」。究竟國人陌生、政府不遵守的公約,為何可提升台灣道路安全?台灣政府不遵守這項公約,卻可能讓國人在外駕車時衍生風險?
交通部今年9月中預告新增「行人優先區」標誌,因未遵守「維也納交通公約」,遭各方撻伐,不與國際接軌的作為等同「鎖國」,導致預告期滿後,拖了21天,再次修改圖示、刪掉「兩項元素」後才上路。究竟交通部犯了什麼錯?
國道客運各項成本上漲,營運環境不佳,交通部今年5月核定調整運價漲幅上限,根據公路局統計,已有37條路線調漲票價並實施,預計於11月1日或11月2日實施者,共有17條路線,調漲幅度介於1至30元。至於中長程路線,公路局表示,業者基於競爭考量,將持續觀察市場變化後再行評估。
無人駕駛被視為是汽車產業的下一個發展趨勢,而中國大陸在這個領域無疑已居於領先地位。聯合報數位版記者日前親身體驗大陸網路巨頭百度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Apollo Go),實際感受是:比起台灣很多計程車司機,「蘿蔔快跑」其實還挺「兇」的。不少大陸民眾則覺得,「蘿蔔快跑」有點「蠢」。 大陸近年積極推進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除了武漢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區,西部城市重慶也是大陸最早實現全車無人商業化示範運營的城市,且正加速實現自動駕駛全域開放、全城運營、全場景覆蓋。
陽光基金會資深復健督導蕭鳳儀服務燒燙傷患者逾28年,參與包括2015年的新北八仙塵爆事件、2014年高雄氣爆事故、金門彈藥軍車爆炸意外等,一步步陪伴燒燙傷患者,從坐輪椅進入治療室到走路踏出社會,還耕耘培育許多燒燙傷服務治療師,幫助患者從人生低谷重新找回自信心...
台灣自駕車發展正處於關鍵時刻。台61線自駕公車擦撞自行車騎士事故發生後,如何確保安全性與風險控管,正是重中之重,但相關單位卻只想息事寧人,錯失從失敗中精進的機會,自駕公車要駛出沙盒,合法且安全地上路,看來是背道而馳。
日本缺人、缺工,更是超高齡化社會壓力下,加速推廣自駕法規與技術;我國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施行5年了,自駕車卻始終出不了「沙盒」,日本、德國早已上路,最高開放到L4高度自動駕駛,他山之石,台灣懂得拿來攻錯嗎?
台61線自駕公車事故發生至今近9個月,仍找不出解方,該計畫遭廢止後,負責招標的公路局對於後續契約該如何處理,舉棋不定;專家直言,公路局會陷入「騎虎難下」窘境,從一開始招標就走錯方向,為何「採購法」會成為公路局執行自駕公車計畫的緊箍咒?
去年11月,交通部官員站在台61線自駕公車前,宣示今年3月開始載客,結果客人還未載到,自駕公車就擦撞自行車騎士,甚至因自駕技術的改善幅度,無法證明安全性,過不了評估小組這關,計畫被廢止。為何當初風光展示的自駕公車,安全性在事故後備受質疑?問題出在哪裡?
公車撞死東海女大學生、校車撞死女騎士,交通部長陳世凱指示三大措施,看似強勢作為,但這些措施多年前早已推動,該有的口號有了,該有的監督管理也做了,但客運司機肇事、用路人死傷事故頻傳,如此宣示性作為,若不是認為民眾太健忘,就是無法掌握問題的核心,只能任由事故一再發生。
開車肇事逃逸案件頻傳,有人喊冤「我車子開過去,沒有撞到對方,是他自己跌倒了,我想說不關我的事,所以就離開了」,也有人說「我不知道我撞到人,所以我就離開了」。法界人士指出,所謂的「肇事」,不一定要真的有碰撞。而如果要避免吃上肇事逃逸官司,有一個動作要切記。...
去年兒少交通事故死傷人次突破3萬人大關,高於過去4年同期。4年來,機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338人,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88.95%。部分以機車接送小孩的家長在後座加裝兒童座椅,審計部指出,目前無相關法,安全性無法確定。
國道公路警察局第一大隊一名女警今年8月中旬一家6人到泰國旅遊,第三天晚上全家搭乘七人坐計程車卻在泰國高速公路上拋錨。泰籍司機淡定要大家別下車,以免發生危險。女警依職能專業判斷「在車內等救援,比在外面等更危險!」決定帶家人下車避險。
台灣山域事故不斷攀升,消防署統計去年已激增至513件創新高;國內缺乏專業救援單位,幾乎只能仰賴各縣市消防人員,增加消防工作負擔。基層感嘆平時要承擔轄區救護、救災,支援非本業捕蜂、捉蛇,一旦發生山域事故,還要全員投入數日救援,根本不堪重荷,期盼政府明確救援權責,並成立專業山域救難單位,緩解消防人員的疲於奔命。
疫後遊覽車使用需求增,去年事故件數創近4年新高。交通部補助業者加裝GPS設備、車輛監控管理系統監控,但大型事故未減反升,日前遊覽車駕駛不滿要強制裝GPS,揚言集結抗議。幅員遼闊的美國,遊覽車及貨櫃車駕駛自碰到方向盤就開始計算工時,嚴格管控速限,記者直擊美國如何使用晶片、凹道出招防違規。
假車牌衍伸出的超速問題,正反映台灣長期存在「不合理速限」及「過寬的道路」,容易讓民眾開快車、造成交通事故。究竟速限該如何訂定才合理?許多人以為車道瘦身就會影響車流效率,多年前的一項研究報告早已證明,「車道瘦身」其實更安全。
近年來假車牌氾濫,許多人歸咎去年修法將嚴重超速標準從60公里降至40公里,駕駛因超速被吊扣牌照所致,更批評扣牌標準過於嚴苛,但專家從交通事故死傷率分析,認為此論點顯然本末倒置,該檢討的是使用偽造號牌,最高「僅」處1萬0800元罰鍰。
暑假好天氣,也是輕航機旅遊的旺季,輕航機算是最輕易入手翱翔天空快感的方式之一。不過多年來不少事故,天候、人為,甚至一些消費上的糾紛,也讓一些人對輕航機是望之卻步。這集部隊鍋邀請到飛行教官加菲來讓你了解夏季氣候對輕航機飛行的影響,甚至消費的細節,還有如何避免落入遊走灰色地帶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