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CPI

財政部月底將公告民國113年度綜所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跟進物價漲幅調高,課稅級距也會調整,減輕114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的負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綜所稅扣免額將提高 不是政府給福利 是你生活變苦了

由於物價累計漲幅超過3%,財政部月底將公告民國113年度綜所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跟進物價漲幅調高,課稅級距也會調整,減輕114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的負擔,不過,因為通膨而跟進調高綜所稅扣免額是減稅福利嗎?

本周APEC會議除了最受矚目的「拜習會」外,習近平此行訪美出席APEC峰會,也預計和美國商界共進晚餐、發表講話,緩解外資疑慮。圖為拜登與習近平去年11月在G20峰會上見面。美聯社 財經

APEC拜習會將登場 市場期待能穩定全球經濟局勢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可望於本月15日在舊金山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場邊舉行拜習會。由於全球經濟面臨許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各方期待亞太地區繼續發揮引擎作用,帶領全球經濟成長。

主計總處7日發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最新結果,10月CPI年增率3.05%,再度飆破3%,是今年2月以來再見3字頭,也是9個月以來的新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通膨再見3字頭!10月CPI年增率3.05% 創9個月以來新高

主計總處今天(7日)發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最新結果,由於颱風帶來豪雨影響,蔬菜及水果價格大漲,肉類及外食、房租也持續上漲,加上以巴戰事推升油料費,10月CPI年增率3.05%,再度飆破3%,是今年2月以來再見3字頭,也是9個月以來的新高。...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今年將第二度訪台,被外界視為來台固樁意味濃厚。路透 財經

美光、英特爾CEO相繼來台 9月實質總薪資恐持續衰退

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總裁兼執行長梅羅特拉(Sanjay Mehrotra)日前到大陸拜會商務部長王文濤後,周一親自來台主持台中四廠開幕典禮,市場預期梅羅特拉將對半導體與記憶體市況釋出最新看法。 台灣是美光生產DRAM重鎮, 美光高達逾6成DRAM產品由台灣廠生產。台灣廠已開始量產1-beta製程技術,新世代的1-gamma製程首採極紫外光(EUV)技術,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量產。 另外,晶片大廠英特爾11月7日在台北舉辦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科技論壇,將由該公司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親自來台於論壇中發表主題演講。 基辛格於今年5月曾訪台,為自家Intel Vision 2023活動站台,當時是他回鍋兩年多以來,第四度造訪台灣,也是他今年第二度訪台,被外界視為來台固樁意味濃厚。

政治

解析最低工資法4大灰色地帶 難解勞工「薪」酸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行政院會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卻挨批有許多模糊空間,恐淪換湯不換藥。

許多專家學者指出,台灣經濟數據統計方式,恐讓貧窮問題失真。示意圖。記者林澔一/攝影 財經

貧窮台灣/失真的數據?專家指兩大「幻象」讓官方看不到貧窮問題

台灣的官方數據,能否真實反映經濟景況?政府跟人民的感受始終有落差。 有兩大數據是爭議的焦點:一是房價是否納入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另一個是貧窮人口的定義。尤其房價是否納入CPI,涉及政府觀察民生景氣並進行貨幣決策,更是央行鷹派與鴿派至今爭議未休的議題。 今年5月,一場「通膨與貨幣政策」研討會更證明經濟學者和政府思維的分歧:多位財經學者專家認為,民眾真實感受和官方有差距,問題就來自CPI未納房價,讓台灣的通膨數據嚴重失真... 【聯合報數位版「貧窮台灣」系列專題,9月3日起在數位版網站連載,透過真實個案、第一線社工與專家訪談,深入解析台灣正面臨的兒少貧窮、工作窮忙、高齡貧窮三大困境。】

民國111年每戶可支配所得差距倍數6.15倍,與110年相同。圖為人來人往的東區,有等著消費的民眾,也有帶著大包小包坐在街邊的老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台灣的問題已非貧富差距大不大 而是「絕對的貧富」

主計總處發布2022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每戶可支配所得差距倍數6.15倍,與110年相同,同樣是11年來的最高。每戶家庭所得支出平均數為110.9萬元,還年增1.7%。但這是好消息嗎? 先說結論,昨天學者即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貧富差距,而是「絕對的貧富」。...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9)日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88%,漲幅連續二個月跌破2%通膨警戒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7月CPI回漲至1.88% 連續二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線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9)日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88%,漲幅連續二個月跌破2%通膨警戒線。但今年1~7月平均CPI年增率仍較上年同期漲2.26%。 不過,7月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4.66%,指數再度回升,且7月核心CPI年增率漲2.73%,較6月2.61%還高,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感受依舊深刻。主計總處表示,7月通膨率回升,主因休閒娛樂推升娛樂服務價格,加以肉類、外食費、房租、個人照顧費用及醫療費用價格上漲所致。

國保目前被保險人約291萬人,若再加計正領取國保老年年金的138萬餘人,與國保有關的民眾就高達430萬人,人數僅次於勞保。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月領破萬可期待?國保請領獨家揭密 100萬人明年養老金再加碼

2008年10月開辦的國民年金保險,今年10月就屆滿15年,而且目前已有138萬人正在領取國保老年年金。到底國保養老金多數人是領多少?終其一生只投保國保者又可領多少?官方過去未曾揭露,本報獨家揭密。...

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開幕,總部設在高雄,採取北高雙營運方式進行。圖為中油桃園煉油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國內碳權交易所開幕、美國公布7月CPI

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開幕,總部設在高雄,採取北高雙營運方式進行。 碳交所董事長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兼任。碳交所是由證交所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共同設立,規畫資本額15億元,初期資本額10億元,證交所出資6億元、國發基金4億元,由證交所負責營運。

美國聯準會決議升息後,鮑爾特別花很長時間說明抗通膨之役還沒結束,表示通膨稍微趨緩,但還有「長路要走」。美聯社 財經

專家看物價「別樂觀太早」 二次通膨恐會悄悄來襲

美國公布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降至3%,台灣6月CPI年增率更是驟降到1.75%,也是23個月以來首度跌破2%通膨警戒線,一時之間,威脅全球的通膨危機似乎降溫。不少國家股市馬上出現慶祝行情,甚至對美國聯準會未來降息充滿期待。不過近來不少學者預言下半年出現「二次通膨」可能性愈來愈高,學者是看到什麼端倪?

國保有2項獨有的機制,是各種社會保險最優的。圖/台南社會局提供 財經

平均每月領不到4千 國保老年年金無法養老? 2優勢打敗勞保勞退

國民年金(國保)被保險人數高達292萬人,是台灣第二大社會保險,但國人對國保認識不深,更常被認為保障不足。很多人不知道,國保定位類似基礎年金,就是要彌補其他社會保險不足之處,因此國保有兩項獨有的機制,是各種社會保險最優的...

中國大陸公布的6月份消費者物價跟去年同期相比幾乎沒有變化,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核心通貨膨脹率也只上升0.4%,低得令人意外。中新社 財經

丁學文專欄/中國大陸通縮山雨欲來 台灣別以為能置身事外

7月13日,美國通貨膨脹終於出現趨緩跡象,勞工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一年前增加3%,與5月份相比上升0.2%,創下2021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年增率。但反映房租、保險等費用的核心通貨膨脹仍然偏高,一般預估聯準會(Fed)會在月底再升息一次,然後就會轉向貨幣寬鬆政策。

中國大陸近日在經濟與政軍局勢都面臨考驗,其中外交部長秦剛已經超過三周沒有露面,最費人疑猜。圖為今年3月秦剛出席人大期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路透 聽幕後

郭崇倫會客室EP117|經濟面臨通縮、政軍氛圍肅殺 解讀中國大陸近日政情

中國國家統計局月初公布數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標線均低於市場預期,中國大陸是不是已經瀕臨通貨緊縮?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聯合報駐香港特派員李春,除了談中國大陸經濟狀況,也從外交部長秦剛已經多日沒有公開露面的現象,推敲中南海政治局勢。

主計總處10日將公布5月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統計,由於5月CPI年增率回落至2.02%,物價稍有降溫,1至5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總薪資有機會擺脫負成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前5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總薪資 有望擺脫衰退陰霾

行政院主計總處10日將公布5月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統計,由於5月CPI年增率回落至2.02%,物價稍有降溫,1至5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總薪資有機會擺脫負成長。 今年第一季實質經常性薪資與實質總薪資均較去年同期衰退,實質總薪資成長率7年來首度由正轉負,受通膨影響,4月兩項數字仍未好轉。

財政部7日將公布最新出口統計,推估6月出口約年減14%至16.5%,將是連十黑,預計要到第四季才會成長。圖為高雄港貨櫃港船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6月出口恐連十黑 第四季才有機會轉正

財政部7日將公布最新出口統計,推估6月出口約介於352億至363億美元間,年減14%至16.5%,將是連十黑,預計要到第四季才會成長。 5月出口年減14.1%,主要受外銷產品價格下滑、通膨及升息效應限縮終端需求、存貨水位較高、比較基期偏高等四大因素影響。尤其是指標出口貨品之一的電子零組件的出口在5月仍衰退...

多家重量級金控股東會本周登場,其中新光金經營權之爭最受矚目。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新光金改選兄弟之爭 經營權是否變天本周揭曉

多家重量級金控股東會本周登場,其中新光金經營權之爭最受矚目。目前公司派及改革派互有斬獲,公司派15位候選人已獲兩大外資支持,包括強調股東行動主義的外資機構Insightia,及外資投票顧問機構Glass Lewis。不過,改革派洪士琪拿下三大民間委託書通路商,小型券商的委託書經營也都順利,估計取得四成股權,拿下三分之二股權。

CPI指數編製裡只纳入房租而非房價,不少學者認為無法反映台灣高房價占民眾實際消費比重的現況,使得CPI失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CPI該不該納入房價? 學者與官方論戰誰有理?

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到3%以下,雖不像歐美動輒7%、8%,但民眾真實感受與官方有很大差距。日前中央銀行理事李怡庭開出第一槍,直指CPI應納入房價,才能讓央行貨幣政策決策更具參考性。不少學者附和,認為台灣屬於高房價、低房租,房貸是主要支出,用租金設算自有住宅成本完全無法反映家庭生活支出。

鴻海將在11日舉行線上法說會,法人關注重點之一是iPhone 15開發狀況。路透 財經

鴻海11日法說會 iPhone 15新機開發狀況受矚目

鴻海將在11日舉行線上法說會,除了公布第一季財報之外,也將展望第二季與下半年的景氣。法人關注重點包括:鴻海電動車開發新進度、iPhone 15新機開發狀況、人工智慧(AI)伺服器的出貨狀況,以及美國墨西哥印度與越南等全球布局的進度。 鴻海4月營收為4292億元,月增7.23%,年減11.77%,與公司預期約略相當,今年前四個月營收為1.89兆元,年減0.14%,為歷年同期次高。

第一季結束,即將進入季報與法說旺季,台股市場仍潛藏變數。美聯社 財經

本周台股/指數空間有限 越過萬六不宜追價 中小型股輪動可短打

時序進入第二季,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干擾,4月台股首周僅開盤兩天,周線收黑小跌31點,跌幅0.2%,上周五(4月7日)加權指數小漲25點,漲幅0.16%,指數收在15836點,平均日均量1940億元。 資金面部分,三大法人動向,上周僅有自營商回補22.93億元,連續買超周數來到第三周,投信與外資則雙雙站在賣方,分別賣超3.95億元、50.62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1.6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