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新聞受到各國媒體大幅報導後,很多人才發現原來緬甸首都已非仰光,而是已遷到新都奈比多,據稱當初緬甸遷都原因之一,是新都比較不會受到抗議和侵略威脅。全球許多國家設立首都和遷都考量各有不同,有些國...
屏東縣潮州福安宮昨天舉行「千人移廟大典」,號召2000多名信徒到場響應,協力拉動1200多噸廟體。遷廟背後存在建設發展與傳統信仰的衝突,透過信眾力量才得以化解;遷廟遷屋都是大工程,更宛如愚公移山,卻...
上周台灣最悲慘的兩條新聞,都與土地規畫有關。10月13日,交通部鐵道局、台南市政府突襲式強拆南鐵地下化最後不同意戶陳、黃兩家,八、九旬老人只能悲泣;同一天,71歲屏東魯凱族畫家不滿屏東縣府將拆禮納里...
都市違建數量龐大,許多違建戶遇到取締,都會找出民代「協調」,成為建管單位的難言之隱,也讓違建處理蒙上「黑箱」色彩。台北市今年2月率先成立台北市違建爭議處理委員會,打開協調密室,讓公務員鬆了口氣。不過...
大台北地區人口住宅稠密,住在傳統4、5樓老公寓的民眾很多,這些公寓的共同特性是「頂樓加蓋」,雖然加蓋部分也牽扯到法律問題,但因為各縣市都有違建緩拆令,加上鄰居為了關係和諧也不願計較,形成頂樓住戶「獨...
違章建築衍生公共安全等問題,但當違建侵門踏戶,連公權力都束手無策時該怎麼辦?新北市板橋區有一處公寓違建「夾心戶」,樓上擅自隔間新增的糞管穿透他家的天花板,樓下的後巷違建鐵皮遮雨棚也占用他家的女兒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