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台灣女拳王林郁婷之前飽受性別爭議,遭國際拳擊總會指染色體包括男性才有的XY,但眾多醫學專家都稱光靠染色體根本無法斷定男女性別。其實若在陰陽人(雙性人、間性人)領域,由男女生殖器、染色體、卵巢及睪丸等「性腺」乃至荷爾蒙組合的變化更萬千多樣,只是台灣官方性別認定仍只限男女兩項。 丘愛芝是亞洲華人首位公開現身的陰陽人,2018年創辦國際組織「亞洲陰陽人聯盟」爭取陰陽人人權,也親見陰陽人多樣性。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丘愛芝曾因失戀以為自己像被裁定不符女同志標準,世界不容許自己被愛,只能在黑洞裡不斷往下掉。受訪這天,丘愛芝站在當年曾想跳下去的陽台,如今她不再被限制在性別分類格子裡,不需要任何性別標籤,她就是完整一切,「I'm all」。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你是否接受跨性別者進入女廁呢?你認為跨性別者可以參加女性體育賽事嗎?你了解多少跨性別的議題呢? 本集邀請到臺灣跨性別醫學學會理事長陳敏嘉,就以上問題,提供另一種觀點,並帶我們淺說,台灣跨性別者若要更改法律性別,所進行侵入性高的性別重置手術(俗稱變性手術),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
第22屆台灣同志遊行10月26日熱鬧登場,今年主題為「邁向共融,交織共生」。據主辦單位表示,今年有超過18萬人參加,變裝皇后妮妃雅也現身其中。身著金色盔甲、彩虹披肩的妮妃雅(Nymphia Wind)說,這象徵大家的權益都值得被捍衛。然而在對岸的中國大陸,卻有眾多「妮妃雅們」依然在艱苦地捍衛著自己的權益。 27歲的靈兒(化名),生理性別是男性,性別認同是女性,2年前她被父母強制送入精神醫院並接受7次電療(MECT)。這種非自願的醫療過程給她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創傷,靈兒決定控告醫院……
從軍營到選美舞台,全球女性軍官如何改變軍事形象與社會認知,很有故事性。西點軍校畢業生,目前是美國陸軍少尉的艾瑪‧庫珀(Alma Cooper)當選2024年美國環球小姐(Miss USA)就是一例。 2022年3月,升任052D驅逐艦紹興號艦長的解放軍海軍上校韋慧曉,大學時曾是「環球洲際小姐大賽」Top 10。國軍的直升機飛行員楊韻璇,大學時也曾獲新竹市舉辦「竹塹公主」季軍。 女性軍官在選美比賽中展示出不同的軍事形象,以及它如何影響選美比賽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值得關注。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一起祕密生活近10年的女友決定嫁給男同事時,同平安忍不住罵了教會中信仰多年的主。她對主直喊:「為什麼她不能留在我身邊?如果祢不應許,為什麼一開始不制止我,現在卻阻撓我?」有個T(陽剛女同志)媽媽的她,首次考慮變性,詢問主卻沒有回應;最灰暗的時刻,她甚至想結束生命。 多年後,同平安成為同志運動人士,從當年自認「她」變成「他」,還將自己與媽媽及其他「彩虹熟女」的經歷集結為《阿媽的女朋友》一書,留下早年女同志故事。他仍然沒有不喜歡自己挺著胸脯的身體,只是總夢想一臉大鬍子,「我以前覺得隱藏起同志身分就會過得很快樂,現在才知道愈做自己愈快樂。」
美國保守派民意近來圍繞各項社會議題展開反撲,促使各州針對「覺醒」(Woke)大企業祭出立法管制,例如佛州當局終結迪士尼在當地長年的高度自治權,喬治亞州威脅取消達美航空的稅務優惠。這是否代表「美式文革」鬥爭邁入新階段、共和黨會為了選舉犧牲掉長年親商的形象?
身兼企業家暨印度最大藝術品收藏家之一的波爾達(Abhishek Poddar)認為,印度擁有世上最令人驚豔的藝術文化傳統及當代藝術家,印度人卻老愛出國逛別人的藝術館,他於是將7千件私人收藏品捐出,創辦邦加羅爾藝術與攝影博物館(The Museum of Art and Photography,MAP),希望藉此鼓勵印度人民認識自己的文化。
桃園狒狒脫逃中槍死亡,「誰殺了狒狒」引全民關注,桃園楊梅警方傳喚桃園市農業局、新竹縣農業處、六福村及獵人共13人漏夜詢問,包括林姓獵人等人員說法不一,「陰錯陽差」造成保育類動物東非狒狒死亡的悲劇。...
布袋戲在台歷史近300年,隨著時代更迭也不斷改變。同黨劇團團長邱安忱編劇「父親母親」,藉著一只布袋戲偶追溯主角身世,不但傳達出布袋戲在歷代政權下的轉變,也反映出對國族、性別等認同思考。 同黨劇團2017年曾以結合布袋戲與白色恐怖主題的「白色說書人」贏得好評不斷,邱安忱說,該戲巡演到台南時,他與美籍先生馬克在空檔四處遊逛,馬克一直問他安平古堡歷史、戎克船是什麼等問題,結果他都回答不出來,驚覺自己根本不熟悉台灣歷史。...
在台灣,很難算出有多少跨性別者,一來通常跨性別在小時候就有跡可循,但在台灣傳統社會觀念下,他們擔心一旦坦白,會跟親友撕破臉;長大後出社會,還得面臨許多求職困境,生活、職場面臨不公對待,讓這些跨性別者好無奈。 有跨性別者指出,他們想要的不是一定大家要接受,但希望這個社會能夠理解,有這麼一群人存在,而不是否定,甚至將他們認定為撕裂台灣傳統社會價值的亂源。
天呀!我的兒子(女兒)出櫃了!怎麼辦? 近來不少名人逐漸敢說出:「我是跨性別者!」,希望更多人能同理心接納多元性別者。
跨性別意識抬頭,將讓日本電車的「女性專用」車廂走入歷史?日本國內正研擬增進對性少數者(LGBT)理解的相關立法,讓跨性別議題受到矚目,過去為了讓女性在交通尖峰時間也能安心搭車的「女性專用」車輛政策,為了擴大照顧身心不同性別的人,是否轉型也引起討論。
2021東京奧運前,兩度奪下奧運女子800公尺金牌的南非選手賽蔓雅(Caster Semenya)礙於世界田徑總會的「睪固酮規定」,無法參賽,她今年以教練角色現身巴黎奧運。當年國際運動仲裁法庭判定,規定女性選手體內的睪固酮,的確是一種差別待遇,但這是維持公平所必須。過去人們習慣為不公平的弱勢發聲,但比賽時是否需「排除不公平優勢」?賽蔓雅的案例值得深思。
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依德(George Floyd)遭白人警察單膝壓頸致死,民眾怒火引發抗議,運動品牌Nike(耐吉)改廣告金句,呼籲正視種族問題,競爭對手Adidas(愛迪達)也轉發;知名品牌紛為社會議題發聲,感動許多人,但在專家學者眼裡這些表態相當模糊,只是讓企業參與人們所關心的話題,變得更像朋友的行銷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