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大甲鎮瀾宮媽遶境明天起駕,台灣進入「瘋媽祖」時節,虔誠信徒展開一年一度遶境重要活動 ,而在二戰期間美軍轟炸台灣頻繁,不少地方都有媽祖婆為了守護台灣人,化身顯靈接炸彈的傳說,全台各地不少寺廟留下...
全台三月瘋媽祖,除廣為人知的大甲鎮瀾宮媽祖與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外,也有其他媽祖廟的進香遶境活動洋溢著文化底蘊,例如彰化南瑤宮三媽回鑾一定要橫渡濁水溪(潦溪),信眾跟著不同媽祖遶境,就能感受到不同的特...
大甲鎮瀾宮、白沙屯拱天宮即將分別展開遶境、進香之旅,不少年輕人呼朋引伴參加,追媽祖風潮再現。學者觀察,近年參加媽祖遶境的年輕人大幅增加,甚至有學校鼓勵學生體驗遶境,有人參加為了體驗宗教文化、感受台灣...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與回教徒麥加朝聖、天主教徒梵諦岡耶誕彌撒齊名,被視為全球三大宗教盛事之一;大甲媽祖9天8夜遶境行程,跨越4個縣市,每年吸引超過百萬信徒參與,幾乎成為另類的全民運動,更滾出達3...
古代祈雨大典司空見慣,但近年幾乎未辦過,連供奉「雨水媽」之稱的大甲鎮瀾宮都已長達58年未辦,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就說:「我也沒參加過!」因此讓3月7日登場的祈雨法會,參加人數超乎預期,從500人暴增到...
國內疫情仍緊張,口罩是外出必備配備。不過市售一般口罩已漸不能滿足一些民眾需求,看準特殊化、客製化需求,一些政治人物、政府機關、宮廟也推出特殊口罩。像嘉義縣衛生局、歡喜財神廟、故宮南院推出討喜紅色口罩...
嘉義新港奉天宮和雲林北港朝天宮兩大媽祖廟,曾有六十年互不往來,2009年首度突破藩籬,奉天宮媽祖到北港朝天宮會香,這趟破冰之旅讓信徒都非常開心。嘉義新港媽拜訪雲林北港媽的會香活動,讓兩尊媽祖正式和解...
在全台各地信徒的引頸翹盼下,1997年01月24日湄洲媽祖搭乘「媽祖專機」飛抵台灣。當7名接引媽祖香火的聖火使者前導、6名抬轎者扶持的湄洲媽祖金身出現在機門的那一刻,恭迎媽祖本尊的信徒情緒達到最高點...
台北市芝山岩是史前遺址,芝山岩山頂的惠濟宮是市定古蹟,要登頂參拜必須先爬226階,廟方為解決年長者爬階梯的辛苦,打算興建近12層樓高的外掛式電梯,但遭文資界和當地民眾反對,認為巨大電梯和古蹟景觀格格...
台灣俗諺「田頭田尾土地公」,大小土地公廟遍布各地。民間有土地公娶親習俗,彰化縣田尾鄉有人夢見當地福安宮土地公託夢想結婚,經管委會擲筊後,擇定本月27日黃道吉日幫土地公娶親。但不是所有土地公都想娶親,...
土地公是我國傳統民俗的地方保護神,遍布全國各地,信徒來祈福、求財、保平安、農作物豐收,幾乎無所不包,土地公就像「鄰居」一樣,讓一般人感覺很親近。隨著社會演進,台中市有土地公廟以國際競圖重建新廟,有的...
宗教也走文創風,愈來愈多廟宇推出各式文創商品。高雄市茄萣萬福宮暌違18年舉辦王船祭,近期推出紙王船,上市一周賣出800個,熱銷程度嚇壞廟方。台中大甲鎮瀾宮Q版媽祖周邊商品眾多,還出嬰兒奶嘴。旗山天后...
當代藝術家姚瑞中形象向來叛逆不羈,善於以嘻笑怒罵方式尖銳批判,曾在基隆港等地全裸撒尿自稱「占領」,嘲諷台灣史上各統治者占領行動。近年他忽然「大轉性」,從菸酒不離身變成茹素學佛,近日更策畫台灣美術雙年...
每年中元普渡是民間大事,少不了雞鴨魚肉供品,近年來風氣轉變,樹林鎮南宮與藝術家合作,製作捏麵人「看牲」取代祭品,今年更以108件「寶可夢」卡通動物,吸引年輕人對普渡的興趣。農曆七月也是北台灣客家人的...
農曆7月1日「鬼門開」,民間習俗前一晚就會讓「好兄弟」離開地府,到陽間「放封」一個月,但基隆的老大公廟卻遲至7月1日下午2點才開龕門,也晚一天關龕門;而且即使生前是侵略者,也照樣加以普渡,在民俗專家...
東北角卯澳灣海底驚見13枚未爆彈,上月底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同時引爆,海面炸出高約30公尺的浪花。有人發現爆破定格畫面像觀音顯像,視為神蹟;台灣神明與炸彈傳說不只這一樁,二戰時期美軍曾轟炸台灣,媽祖接炸...
中元節將至,但碰到疫情升溫,普度法會辦不辦,讓各廟宇兩難。近期廟方都接獲中央通知,廟會活動為須戴口罩的八大類場所之內,而且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但台中、彰化多數廟宇今年的中元普度,參與信徒不僅未減少,...
白沙屯媽祖已回鑾安座,圓滿彌補了原本因疫情延期的進香行程,9天進香中不乏許多感人的信仰故事,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應算是「北港大支香」的傳奇。今年受新冠肺炎影響,苗栗拱天宮白沙屯媽至雲林北港朝天宮進香活動...
苗栗拱天宮白沙屯媽祖昨天凌晨2時15分起駕,前往雲林北港朝天宮進香,下午3時許,白沙屯媽鑾轎駐駕大甲鎮瀾宮約30分鐘,「雙媽」在暌違14年後再度相會,讓不少信徒相當感動。白沙屯媽祖與大甲鎮瀾宮媽祖,...
全台知名媽祖活動之一的苗栗縣通霄鎮拱天宮白沙屯媽往北港進香,7月5日凌晨登轎出發,展開9天8夜、全程近400公里的徒步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活動。最近中南部的天氣高溫炎熱,為保護隨香信眾及工作人員,廟方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