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為了邁向2050淨零的目標,政府力推運具電動化,2040年電動機車的銷售占比要達到100%,意即屆時台灣的燃油機車就要走向自然淘汰。但如此一來,燃油機車的製造、銷售、維修等產業鏈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尤其相關從業人員達數十萬,如何轉型?機車業龍頭光陽、電動車Gogoro都有因應作法。
國發會訂下目標,2030年新能源機車新售比達到35%,2023年電動機車的新售比卻僅有9.1%,甚至台灣電動機車銷售數量近4年來大幅衰退,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一直倡議推動「電動機車333政策」,透過補助拉抬民眾購買電動機車的誘因,但弔詭的是,去年政府的補助預算卻沒用完,發生了什麼事?
光陽今年適逢60周年,在2022年痛失蟬聯22年的燃油機車銷售龍頭寶座後,宣示今年要拿下燃油機車、電動機車「油電雙料冠軍」,但至今還停留在打價格戰。市場上又有強敵環伺,重新奪回龍頭,似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業界人士更好奇「才第一季就玩價格戰,那後面要玩什麼?」
「還路於民大遊行」將於8月20日登場,當不少人希望「強化人行設施,建立通暢的人行道」的訴求可以被政府聽見時,台北市遠東SOGO百貨後方卻悄悄成為「人本交通」與「車本交通」交鋒的衝突點。 由於台北市政府將把該處變成可以閒適散步,在綠蔭下野餐的徒步區「瑠公綠廊帶」,卻因近百個機車停車格被塗銷,引發政府「消滅機車族」的強烈反彈聲浪,但專家為何對這些矛盾與對立毫不意外,甚至直指這塊綠廊帶的規畫與改造過程,將成為台灣轉型成「以人為本」環境的灘頭堡?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運輸事故是兒童非自然死亡的頭號殺手,這次的圖表帶你看有多少兒童因道路事故賠上寶貴性命。
行人守法走斑馬線都會被撞死,去年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度破3千,為了改善「行人地獄」惡名,行政院再度通過一個名字漏漏長的綱領,洋洋灑灑提出19個方案,仔細一看,根本是早已啟動的政策,或是在民代壓力下難以推動的政策。 南韓也曾深陷行人地獄,若單從2010年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來看,每十萬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台灣達14.3人,南韓為11.1人;經過10年,南韓2021年的死亡率已降到5.26人,幾乎減半,台灣只小降至12.67人。究竟南韓做對什麼事?
路上喇叭聲此起彼落,上下班時間機車騎士左閃右躲,左邊得閃避違停汽車,後面又得注意大卡車,畫面險象環生,機車騎士各個就像身懷絕技,因應瞬息萬變的交通環境,有時還得在夾縫中求生存。根據交通部統計,2022年底全台機車總數已經高達1439萬輛,為了改善用路環境,交通部今年擴大實施補助,要機車族拿到駕照之後,先進行「道路安駕訓練」。 雖然道路安駕訓練看似立意良善,但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點出關鍵,認為未來還是要朝修法並嚴格執行來限制取得駕照資格,把進場門檻拉高,才是最佳解決方法。
日前一名就讀夜校的學生騎機車要去打工的途中,在新北泰山區大科一路一處彎道時不明原因撞上護欄後墜溪,人在溪中載浮載沉,大量鮮血染紅溪水,學生墜橋後掙扎求生的畫面令人怵目驚心,最後還是不治。根據統計,去年交通意外死亡者中機車騎士占6成3,加上國人仰賴機車為通勤工具者眾,除了行人地獄外,機車族的高死亡率也值得主管機關重視。...
「行人地獄」大執法,機車強制兩段式左轉存廢爭議再度引起討論,待轉區位置很可能成為不禮讓行人的「陷阱」,動輒吃罰單。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理事長陳宏益觀察,現行機車路考試題中,未要求考生進入待轉區時以手勢或方向燈示意,無論騎士是否打方向燈,皆不會扣分,機車考照脫離現實,機車族「肉包鐵危機」雪上加霜。 交通部4月28日召開道安說明會,公布今年1至2月事故死亡數526人,比去年增加48人、提升1成;其中機車死亡數占全體死亡數6成3,顯示全台機車數逾1400萬輛,機車族面臨的危機重重,交通部三大改善方向中,才會考量「因地制宜」地開放部分路口,讓機車可從內車道直接左轉、不必強制兩段式左轉。
警察遇到緊急任務、追捕逃犯,加速追趕中既要達成使命也要保護自己,騎機車如何過彎、緊急煞停,其實有一套專業技能,且有機車教練在教。曾經擔任補教老師十餘年的王文俊,約8年前成為機車安駕教練,他成功將物理學融入駕訓課程,搖身變成警察的機車教練,王文俊點出連資深騎士也會犯的四大錯誤,提醒騎士不要拿生命換取駕駛經驗,那成本太沉重了。
有些物品或許在當下顯得普通,但隨著年代的堆疊,以及回憶的催化,便有了截然不同的價值。莊潤程拿起一台TOMY製的本田CB750F機車模型,他說小時候爸媽曾經買過這些小車,但長大後要不是玩壞了就是遺失,或許是想找回童年回憶,也或許更加了解這些收藏的價值,便一頭栽進收藏80年代老物的「深坑」中。
暌違40餘年,台北車站前忠孝西路終於在12月14日深夜11點至清晨6點開放白牌機車通行,限深夜時段的開放並沒有讓機車族開心,機車路權促進會認為政府只開放深夜而非通學、通勤的尖峰時間,根本只有「開門縫」,希望能放寬開放機車上路時間,否則為德不卒。
交通部預計12月28日舉行今年最後一次道安說明會,今年事故死亡數比去年減少5%的目標破功,年初提出道安精進七大面向,改善道路安全的方式,顯然未達成效。據悉,道安改善方向不脫機老酒(機車族、老人、酒駕)等方向,專家質疑,若過度簡化數據,未納入無人員傷亡的A3車禍資料,得出的結論就不科學,不客觀,再怎麼改都難對症下藥。
機車考照改革,開放行駛忠孝西路,乃至基隆市長當選人謝國樑送電動機車的政見,都反映全台1437萬輛機車、創9年新高的趨勢下,政府一面保護機車騎士,降低機車死傷數,一方面鼓勵民眾騎車,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政策矛盾,歸根究柢是這項措施不足,導致民眾只能騎車上路,才使肉包鐵的危機,不斷循環上演,難以改善。
今年截至9月底,機車死亡人數高達1486人,佔交通事故死亡6成4,顯示給照寬鬆的機車考照已達不得不改革的程度。公路總局明年將試辦駕訓增加道路體驗,研議納入「實際道路路考」,更提出新手騎士違規擬採「差別罰款」,以培養好習慣。不過專家卻認為「以罰止犯」非解決之道,並提出了不同意見,台灣考照制度既然要改革,新規定真能打到痛點嗎?
台灣有超過1400萬機車數量,是汽車數量的1.75倍,但道路設計與規則仍以汽車開得順、開得快為主,機車必須在外車道與公車、計程車、臨停違停等各式狀況搶道。最近交通部長王國材都坦言,限制機車路權如果更危險,就應開放。 原本設計來保障機車族安全的「禁行內車道」、「兩段式左轉」規定,用到現在有什麼問題?
今年1至5月,機車事故死亡數創10年同期新高,代表機車路權與安全間的拔河,已進入得痛定思痛改革的重要轉折點。交通部長王國材坦言,限制機車路權若更危險,就應開放;專家卻認為以「車向分流」為基礎開放機車路權時,得同步改善道路工程,自然引導駕駛遵守車道紀律,才能創造更安全的行車環境。...
繼酒駕加費後,今年第3季上路的強制車險加費制將再增加「馬路3寶」,也就是在路上蛇行、嚴重超速、任意變換車道、行駛途中沒有突發狀況卻急煞車等,因此而重大違規肇事車輛,加費將從2700元起跳無上限,但目前僅限汽車,機車族還不在此加費規定內。
高雄機車數量多達206萬輛,高居全台第二,騎樓、人行道空間,屢遭機車侵門踏戶,日前波蘭籍記者Tomasz Śniedziewski拍下高雄機車騎上人行道亂象貼網,市長陳其邁「震怒」;定居高雄的作家苦苓也在臉書貼出一張高雄機車停滿人行道的照片,行人幾乎無路可走,停車格還是市府畫的,他自嘲「是我這個高雄女婿少見多怪嗎?」其實,這些外來人士眼中的人行道怪象,已是高雄人日常,機車難以退出騎樓和人行道,更是歷任市長想碰又碰不得的心頭痛。
台中市從升格後,不管藍綠誰執政,都得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網路訊息,其中最知名、長春級的假消息當推「台中禁摩令」,即胡志強時代傳言台中市將禁行機車,一直到現任市長盧秀燕都還在澄清;隨著年底市長選舉戰鼓催,近期假消息又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