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印度官員1月31日同意,擴大在先進武器、半導體、量子運算、人工智慧、5G無線網絡及太空等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一方面用以圍堵中國大陸在印太地區的勢力,同時也減少印度對俄國武器的依賴。美國學者指出,印度過去一向不與其他國家結盟,現在逐漸向美國靠攏。...
白話財經在新春期間的回顧單元,主打的是最受歡迎的、景氣預測與全球總經的第一品牌:孫明德主任,聆聽他對於2022年的經濟局勢總整理。 2022年從俄烏戰爭到晶片大戰,今年許多事件都衝擊國際經濟,通膨、升息也成為全球性的話題,盤點去年經濟局勢,投資人該看到哪些趨勢現況,對於今年市場該做好那些心理建設?(本集錄音時間為12月16日)
今天是大年初五,雖然農曆年假期尚未結束,但不少國人已經提前返回住處,到上午10點30分,國道1號北向大灣至台南系統路段車多壅塞,已回堵約13公里,高速公路局呼籲用路人提前避開壅塞路段改道行駛,行經車多路段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小心行駛。
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聯電、力積電農曆春節前的法說會及世界先進的年終記者會,釋出二個重要訊息,一是半導體景氣將會在下半年回溫、二是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將會應客戶要求擴大海外布局。
美中晶片大戰方興未艾。美國聯合重點國家對中國大陸發起堅壁清野的戰略,中國大陸則採取自主研發、另闢谿徑的作法因應。專家指出,2023年地緣政治對壓力已高的全球晶片供應鏈的挑戰更大。 在2022年大部分時間裡,美國採取措施將中國排除在晶片供應鏈之外,甚至與荷蘭和日本結盟以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促使這個向來以市場為導向的半導體業者制訂應急計畫,以在這場新冷戰中生存下來;像是分散中國供應鏈,並在其他地方建廠。
台積電12日下午舉行法說會,一如預期,台積在去(2022)年第四季、全年寫下八大驚奇;第四季營收、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純益率同創新高;第四季單季就賺近3000億元、全年更進逾兆元達1.1兆元,每股純益11.41元、全年每股純益39.2元,均締造新猷。而且合計7奈米及5奈米營收占比高達54%,證明全球晶圓代工市場是台積「一個人的武林」。
台積電先進製程受蘋果、超微、輝達、英特爾及聯發科等5大客戶同步砍單影響,產能利用率在去年第4季末呈現跳水式滑落,正當外界擔心台積電的營運狀況之際,好消息是,原遭客戶砍單、產能利用率急降的7奈米製程,今年第1季首見訂單回升,雖然回溫速度緩慢,卻隱約透露半導體庫存調整期步入尾聲。而台積電率先看到的春燕,可能會是近期獲得美國商務部可將晶片銷售至中國大陸的高通。
台積電昨(29)日舉行南科18廠3奈米量產暨擴產典禮,選在2022年只剩三天就結束,台積盛大舉辦3奈米量產暨擴產典禮,是為破除「去台化」疑慮,還是台積電自有其盤算?
從俄烏戰爭到晶片大戰,今年許多事件都衝擊國際經濟,通膨、升息也成為全球性的話題,盤點2022經濟局勢,投資人該看到哪些趨勢現況,對於明年市場該做好那些心理建設?(本集錄音時間為12月16日)
走過戰爭、通膨、疫情、選舉交織紛擾的2022年,對於即將到來的2023年,你希望迎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在歲末年終之際,聯合報數位版邀請了多位名人談談2023年的想望,聽聽他們如何總結過去這一年,以及對來年的期盼。或許我們也能想想,我又能做些什麼? 2022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發生四件大事。首先是美中科技戰定錨,美國加大了對於中國晶片的制裁,從技術、設備及人才三管齊下,阻絕中國在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發展的動能;二是美國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對赴美投資製造及研發提供巨額補助;三為歐盟450億歐元晶片法案也已達成共識,2023年初將可望定案。第四件眾所矚目的大事,則是台積電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舉行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美國總統拜登親臨並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則直指「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
走過戰爭、通膨、疫情、選舉交織紛擾的2022年,對於即將到來的2023年,你希望迎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在歲末年終之際,聯合報數位版邀請了多位名人談談2023年的想望,聽聽他們如何總結過去這一年,以及對來年的期盼。或許我們也能想想,我又能做些什麼? 2022年全球遇到多個難題,包括通膨問題、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堅持清零的防疫政策使得亞洲各國製造業都受拖累,台灣的製造業現在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接下來要看看2023年第二季科技業庫存去化過程的速度夠不夠快,預計2023年下半年可開始回升,目前的好消息是,服務業已經開始復甦了。...
日前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廠舉行移機典禮(first tool-in),現場冠蓋雲集,不僅美國總統拜登親自出席,與會的還有蘋果執行長庫克、超微執行長蘇姿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美光執行長梅洛特拉等科技業大老,但資源轉移的同時也引發去台化擔憂。 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專訪《電子時報》(Digitimes)總編輯烏凌翔,分析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的原因及後續影響,並解讀未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佈局。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6日舉行首部機台進廠典禮,美國總統拜登親自出席,蘋果執行長庫克、AMD、nVidia、ASML等半導體龍頭執行長都參與盛會。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電子時報總編輯烏凌翔,談台積電赴美設新廠,這對晶片產業與地緣政治的影響,去台化會發生嗎?
台積美國新廠近期舉行移機典禮,包括美國總統拜登、蘋果執行長庫克都出席並發表談話。未來全球半導體局勢將有哪些變化?台積推動海外設廠對國內產業有什麼影響?
台積電為了迎接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即將於美國時間12月6日舉行的首部設備進廠(First tool-in)典禮,特別選在住宿一晚訂價1580美元(約新台幣4.9萬元)的亞利桑那州四季酒店舉行感恩餐會,包括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及夫人張淑芬、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等人、和設備、材料及廠務、營建等供應鏈成員近300人參加。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近來很紅,她一手主導拜登政府對中國大陸設下的高階晶片出口禁令,一手負責發放扶持美國本土晶片業的近1000億美元補助金(約3.1兆台幣)。截至目前為止,雷蒙多的作為贏得共和黨人、民主黨人,企業及工會的一致讚譽。這顆耀眼新星的下一步會是什麼?
中日關係近3年因新冠疫情阻絕交流,在建交50周年前,《讀賣新聞》9月民調顯示,有八成以上的民眾認為「中國是威脅」。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輔大外語學院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何思慎教授,談中日雙方舉行岸習會,也分析這對東亞局勢有什麼影響。 本集節目由永豐金控冠名贊助,翻轉金融,共創美好生活,Together, a better life. 以新聞開啟國際視野,永豐金控與您一同掌握全球脈動。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20國集團(G20)和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趕場拚外交,會見了大約20國領袖,其間多位歐洲國家領袖以驚人的速度向中國靠攏,在習近平與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會晤後,荷蘭外貿部長隨即表示不會對美國的晶片禁令照單全收,將自行評估。法國總統馬克宏與習近平會晤後更發表演說,呼籲美中停止對抗。為何不少歐洲主要國家的中國政策突然回到中間路線?這些舉動又代表了什麼?美國與歐洲盟邦組成的「抗中聯盟」恐怕將面臨瓦解。
.波蘭15日傳出一枚俄羅斯製造的飛彈落入領土造成2死後,俄烏兩國皆否認是自己所為並互相指責,但最新消息指出:擊中波蘭普熱沃多夫村(Przewodów)的飛彈為烏克蘭軍方所發射。3名匿名美國官員向「美聯社」披露:初步評估表明「落入波蘭的飛彈是烏軍為了應付俄羅斯15日對烏克蘭電力基礎設施的攻擊而發射」。...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及總裁魏哲家上周正式以聯名方式,陸續發出預定於下月上旬舉行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首部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邀請函,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在邀請名單,預料張將親赴美國參加這場重要活動, 見證台積電在全球地緣政治衝突下, 展現堅強韌性,且跨足全球布局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