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三倍券7月15日開始發放,你去領了嗎?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三倍券是給民眾的小確幸,但對整體經濟能「振興」多少?經濟部估計,政府花費511億元發行振興三倍券,可以創造1000億元效益。先來看看2...
振興三倍券將上路,想賺「三倍財」的攤商陷入左右兩難。臨時攤商小額消費,嫌找零麻煩,若沒有電子支付或統編,收到振興券得拜託自治會、管委會「轉現金」,雲林縣府調查縣內30處攤販集中區,只有1處自治會同意...
振興三倍券昨天開放預訂實體券或綁定數位券,都會區民眾出現預購熱潮,但在沒有便利商店、郵局的山區偏鄉,卻是冷冷清清。受限交通不便和數位落差,偏鄉居民普遍覺得「很麻煩」,不如直接現金匯入帳戶,簡單又實惠...
新冠肺炎疫情漸緩,行政院規畫的振興三倍券將在7月中上路,朝野政黨都有人質疑三倍券不夠「接地氣」。除了發現金與否的主要爭議,民進黨立委提出兩項隱憂,包括數位、城鄉落差以及財政狀況較好的「富縣市」若爭相...
千呼萬喚,行政院昨天終於端出「振興三倍券」方案。儘管外界不斷呼籲「簡單、迅速」,行政院硬是要反其道而行。振興三倍券分實體券、信用卡、電子票證及電子支付四種方式,一點也不簡單;而且七月十五日才能使用,...
振興三倍券來了,也讓全台灣的民眾今天都上了一堂數學課。行政院已拍板這項振興措施7月15日上路,但還沒發放,套利的傳聞就不斷,網路上甚至已有人準備揪團「2000元賣我」,還提供各種不同套利方式,民眾看...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經濟,行政院預計7月推出振興券,拉抬疫後消費動能,但從原本的「酷碰券」,改版為民眾出1000元換3000元的「振興券」,仍引發不少民眾和業者的質疑,大撒幣政策能搞到各界意見紛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