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安聯集團發布的「2023年安聯全球財富報告」排名中名列第五,然而在這麼「有錢」的地方,卻看到各種低薪的新聞,年輕人買不起房、不敢生養小孩,有時真的懷疑是否身處「平行時空」?大學兼課教師鐘點費不如學生打工所得、台大碩士生校內工作時薪不到百元,這些都已經是不退流行、萬年百搭的「台灣奇蹟」,但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也凸顯出國內高教圈瀰漫著某種「認份」的心態。有人只想求溫飽,選擇低調沉默。有人為了工作權打官司,又怕被學校清算。甚至聽聞有大學校長警告全校教師不能找立法委員陳情,以免「因小失大」。
很多國家的大學在編定教授薪資,或多或少會考慮當地物價而調整,這在台灣幾乎完全沒有,增加不少教授的生計痛苦指數,進而出走轉戰港星。一名頂大教授跳槽香港中文大學,年薪超過700萬,比在台灣多了五倍。且香港稅率天花板是15%,比台灣輕很多。有些台灣教授,要年繳20%的稅。另外,有學者指出,有聽聞北大清大等頂尖陸生到美國的數量大幅減少,申請香港大學的人數增多。
延宕六年的「馬遠布農族遺骸爭議」,近日又因馬遠族人到台大抗議引發討論。2017年時,台大校方面對族人的索還與各方呼籲,火速做出返還決定,然而為何六年過去,遺骨仍躺在台大醫學院?更何況2018年時監察院調查報告已做出「建議政府順應世界潮流,審慎研議賦予原住民族申請返還遺骸之權利機制」,請問民進黨政府進度到哪了?馬遠遺骨事件是「歷史不正義的又一事證」,不論是政府或大學,都應更積極、主動給個交代。
台灣大學擬設立「國際政經學院」,台積電、富邦金等7家企業允諾參與支持,日前卻在校務會議上以59比51票遭擱置。根據聯合報數位版掌握,早在5年前,管中閔在任校長時,台大就曾內部討論是否要成立政經學院,並有企業老闆要捐贈30億元,但校方考慮師資、科系發展會受到擠壓等「四大疑慮」,加上社科院強力反對,只好忍痛放棄。 「創新條例提出法規鬆綁,雖有部分法條不適用「大學法」,但並非表示學院聘任的師資將不受約制。」台大強調,依現行規畫執行內容,實質放寬的法規並不多。針對外界質疑較多的「教師聘任可不受三級三審限制」、「放寬聘期彈性及教師年齡」,台大也做了說明...
APCS檢測被譽為是「頂尖學生間的遊戲」,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統計113學年申請入學,共54個資訊相關學系將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成績,列入第一階段檢定、篩選項目,但113學年也是APCS列參採7年來名額首度走低。台大等頂大資工系增加APCS組或資安組招生名額,但也有頂大直接取消APCS組,學生想要申請入學電資科系,該如何為自己加分?
1961年11月16日,台灣大學校慶在台北市三軍托兒所中正堂,空前演出兩折崑曲和一齣吹腔戲。這一次台大的演出,是由國立藝專國劇科出科的同學協助,獲得極佳的成績。演出的劇目以牡丹亭的「鬧學」與「遊園」開始,楊美珊及姜瑜明兩位同學,先後扮演「春香」,嗓音身段,俱有可取,鬧學之春香,做工靈活自如;而遊園之春香,唱做亦極老練,以普通學生,首次登台,而能有此成就,頗為難得。張宗寧、唐如明兩位同學,先後扮演「杜麗娘」,聞均為笛王徐炎之伉儷親授,此次並由笛王親自擫笛伴奏,名師高徒,相得益彰。 ...
學界都知道一個現實,台北市房價太高,大學教師如果沒有夠豐厚的外快收入,或是足夠的家底,根本買不起房;一名在台大任教18年的學者,一直都是租屋族,慘變無殼教授,因為他拒絕加入「買房賭局」。一名旅外學者則表示,有些美國大學可出借資金給教授當頭期款,但在台灣難度應該很高。房地產學者表示,其實公股銀行都會給公立大學教授優惠融資,且房屋貸款成數高,在台灣要擺脫無殼教授,可以這麼做。
台灣學界的關鍵問題不是教授低薪,而在不管什麼科系什麼專業,所有領域都同樣價碼。有台大教授表示,台北市房價高,教授薪資又低,回台後生活品質一定大打折扣,他至少曾經勸退兩個有拿到台大offer的留美博士返台;資深學者分析,台灣把大學學費和教授薪資都綁死,回國任教一年年薪不到200萬,在台北市當然買不起房,頂多只能買「老、遠、小」的房子當「屋奴」,研究能量被通勤時間磨掉,這些教授的孩子也面臨買不起房的窘境,形成「貧窮遺傳」。...
台灣大學(台大)是台灣第一學府,校地遼闊且位處精華區等優勢,成為建案最愛用的案名,分布之廣,連台北市以外都有。一直被建商狂吃豆腐的台大終於不忍了,日前開出第一槍,開始取締侵害商標權的社區,要求限期移除「台大」字樣,否則將提出訴訟。究竟建案命名與房價之間有何玄機,民眾若買到要更名的社區,會有那些麻煩?
台灣許多大學博士班的畢業論文發表門檻,甚至比很多大學教師升等的要求還高,而投稿論文點數10分以上的A級期刊,一來一回至少等個一、兩年,拖累學生畢業時間,連台大資深教授都說,發表論文不是問題,問題是通過標準,若規定一定要發表在期刊《細胞》,他大概一輩子畢不了業;一名台大博士生表示,曾經歷過半年寫好論文,4天就被拒稿的難過與失望。 另外也有教授和研究生認為,重點是要掃除「只會收割而不參與」的指導教授。大部分的老師都會希望學生早點畢業,但是不諱言的,還是有少部分的老師會留學生。當學生達到畢業門檻,常常用的理由是:學生還需要磨練,所以多念幾年。
台大113學年招生突寄存15個招生名額一度引發社會討論,校長陳文章當時緩頰,寄存是為成立新學系做準備,台大對申設何系一事保密到家,聯合報數位版掌握,新學系是由社科院內增設「這一系」,消息已在頂大傳開來,屆時可能和該領域體制最完整的政大產生競合。學界預測,台大應是盼壯大「獨立所」,甚至未來不排除將觸角拓展至博士班;學界也指出,頂大獨立所若欲創辦學士班不應只為了「綁學生」,應看到更多前瞻性和可能。
台大電機系充斥「強者」崇拜文化?一名台大電機系中生代教授分享,他念台大電機大一、大二時,班上「比較氛圍」很重,讓他壓力頗大,進入大三時,跟隨中研院院士李琳山做研究,他才得到前所未有的啟發和快樂;一名頂大教授則說,妻子肯定他當年捨台大、選交大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交大比較沒有「強者文化」,且所有的「強者」有一天都會從神壇下來。他更直言「強者」很在意自己在群體裡的位階,希望80歲還能申請國科會計畫,也可能會說出「一代不如一代」這樣的話。
身為公認所定義的「強者」,台大電機系第一名畢業、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金牌徐子旻說,強者不需要自己說,要用行動證明。他提到,台大電機系的確有一部分人非常看重技術,甚至對於畢業後能夠「進入Google」有莫名的嚮往,甚至認為捨我其誰。徐子旻還提到,幾個學長在美國留學多年後,改變了以「技術為尊」的想法,反而開始學習更多商業相關知識,他們反而認為,科技是基本門檻,反倒是好的商業模式結合科技那才是真正的強。
什麼是人生勝利組?什麼是強者?有台大電機系校友觀察,台大電機系「強者」的定義通常包含「很會寫程式」,許多公認的強者都是高中競賽出生,修人社課程反被視為「弱者」,且唯有「技術含量高的研究」才是好研究;不過台大電機系教授認為,不少薪水高的公司都很重視技術,所以應該說不少學生「就業高薪導向」,而非系上教他們只重技術或崇拜技術。 「強者崇拜文化也鼓勵學生修程式負擔很重的課」,台大電機系校友說,系上某些課程或實驗甚至會以此為傲,殊不知這些課常常並不是難在程式的負擔,而是缺乏對學生提供足夠的教學資源...
台灣各地的大學助理教授薪水均一價,但因房地產居住不正義,造成在台北教書的教授根本不敢想靠薪水在台北市買房。2002年自美國返台任教的台大資深教授回憶,當年月薪6.5萬要養一家四口,戶頭存款從來沒有超過10萬。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日前也直言,自己年紀很大才買房,到現在還有房貸,「台灣的高房價把所有年輕人辛苦成果都吃掉了。」 許多教授認為,大學教師的薪資夠不夠要看消費水準,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房地產居住不正義,爆肝燒心燒腦卻無暇享受生活毫無價值,跨國比較,生活條件不同其實沒意義。...
新竹某科技公司今天員工旅遊包遊覽車南下,行經國道三號264公里雲林斗六段疑超車與轎車擦撞,造成遊覽車2人、轎車2人死亡。遊覽車陳姓司機受訪承認「時速大概都110公里,有時候有超過」,全案擬朝過失致死罪嫌偵辦。 陳姓司機製作筆錄後,受訪說,有開比較快,「大概都時速110,有時候超過110,有比較快」、「沒車的時候也比較快,因為他們說趕時間」。其中死亡的48歲朱姓母親、12歲賴姓男童遺體已送往虎尾靜楓生命園區,禮儀社業者表示,12歲男童當時繫著安全帶坐在位子上,但頭部重創,位置旁的車窗破一個大洞且血跡斑斑,場面怵目驚心。
作家王文興日前辭世,多種文學刊物都將製作專刊紀念。本報曾於2020年專訪王文興,近3小時訪問內容當時限於篇幅等故未完整披露,今特以王文興第一人稱再現珍貴訪談,本篇暢談他的文學追尋與私人感懷。
作家王文興日前辭世,多種文學刊物都將製作專刊紀念。本報曾於2020年專訪王文興,近3小時訪問內容當時限於篇幅等故未完整披露,今特以王文興第一人稱再現珍貴訪談,系列文共三篇,首篇詳細揭露他從《現代文學》至任教台大遭遇的種種政治力,包括為何遭台大中文系開除。
•少子化衝擊,教育部從2014年開始實施寄存名額制度,預計實施至2026年。今年國立大學有29個寄存名額,其中台大占了15個、5成以上。台大證實表示,113學年度向教育部申請數個系所之招生名額擴增, 獲准的15個寄存名額都是大學部同一個系。
部分理工系所總以程式或演算法功夫論英雄,這種「強者崇拜文化」的共業,造成許多明明已經很不錯的頂大學生缺乏自信、鬱鬱寡歡。加上當年考上頂尖科系的光環,其自尊心導致不願向同儕求助。 有台大資工系教授發現,其中女性學生因為在系上比例偏低,遇到壓力時,能夠找到同儕支持的可能性比男性低許多。不過,也有台大數學系教授觀察,系上女生雖少,但都很堅強。學者認為,在AI越來越會背演算法、寫程式的今天,強者文化應該逐步淡去。